党政交叉任职限制适当 未触及政治体制核心问题

党政交叉任职限制适当 未触及政治体制核心问题

《人民日报》2007年1月8日报道,全国市、县、乡党委、人大、政府和市、县政协换届工作进展顺利。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地方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乡党委属于基层组织,基层组织每届任期三到五年)。地方人大、政府、政协亦有法定的任期。因此,始于2006年、将完成于2007年的全国范围的市、县、乡换届选举实属正常工作。

媒体对于此次换届工作予以特别关注,其原因在于各级领导机构的变更实际上是政治资源配置的变化,对于中国现实政治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一是2007年即将召开党的十七大,地方换届能否顺利进展关系到党和国家高层面换届能否成功。二是当前党的中心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领导班子能否健全、得力,领导者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工作能力、领导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规定的各项目标能否实现,并进而关系到十七大目标的制定与完成。三是换届虽是常规性工作,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却折射出时代的变化,凸现出新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政治生活的某种走向。

扩大领导班子内部民主,加强集体领导。在党委换届中,市级常委一般9至11名,县级党委常委设7至9名,在大多数已经换届的市、县、乡实现了配备2名副书记的目标。这是此次换届的特点之一,即媒体所说的精简机构,减少人数。但在减少职数特别是副职数的背后还蕴含着深层面的政治内涵,即扩大各级领导班子内部民主。常委会权力来源于委员会,但长期以来,党的常委会在决策中起着核心作用,全委会作用远逊于常委会。在常委会中,书记和若干副书记在人数上又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有的地方书记们接近常委会的半数)。因此,就形成了邓小平所说的“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改变这种状况可以有多种方式与途径,减少副书记职数和常委职数,是扩大委员会作用的办法之一,为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条件。当然,能否真正扩大领导班子内部民主,还需要有其他制度化举措(如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甚至对权力结构进行改革等等),但目前的做法毕竟是一种改革的尝试。

完善党委常委会的组成结构,适当扩大党政交叉任职。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精神。按照这一精神,市、县、乡党政交叉任职比上一届有所扩大。市、县两级党政交叉任职大多为2至3名,乡级党政交叉任职大多为1至3名。一提到这一问题,人们便会想起由来已久的“党政分开”或“党政合一”之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党与政“分”与“合”问题上,无论学术界还是实际工作者均有不同看法。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第一,所谓“政”,包含有广义的“政”(整个国家机构)与狭义的“政”(特指政府――行政权)。全世界的执政党,一般都是掌握组阁权、控制行政资源的党。从这点来看,狭义上的“政”与执政党难以分开。第二,执政党、政府各有一套分管工业、农业、文教、卫生等工作的人马,难免造成分工、重叠,易于形成体制性摩擦。减少领导职数,适当扩大党政交叉任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分工重叠问题。这就成为纯属操作意义的问题。因此,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强调适当扩大党政交叉任职的同时,指出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从总体上看这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条件下,党政交叉任职限制在“适当”范围内,并不触及政治体制核心问题。

优化领导班子素质结构,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这是长期性工作。在现行体制下,各级领导班子对各地方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内部成员的素质结构就成为同样重要的问题。素质结构包含有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性别结构等多方面内容。此次换届中,严格执行年龄任职界限,这既是1980年代以来干部年轻化方针的延续,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连续性的需要。在人大、政府、政协的换届中,性别、民族、党内与党外职数比例结构也出现新的变化。此外,此次换届出现的党政正职、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异地交流,被媒体广为宣传。其实,干部交流始于1960年代。这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而采取的措施,一方面要防止干部长期处在一个地方工作形成关系网而难以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干部开拓新局面的能力。人们注意到,此次异地交流的都是重要职位的干部。从世界某些国家的经验来看,为了防止腐败,某些重要岗位,包括监督岗位,需要定期轮换。中国共产党的这些重要职位的异地交流,实际上也有此动机,属于廉政体系建设的一部分内容。

当然,全国大规模换届尚未完结,一些新举措会带来什么影响,比如,副书记职数减少后,原有的书记办公会没有了,书记之间的沟通,书记与常委的沟通,常委会工作机制,党与政府的关系等等,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