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0年10月,韩国正官庄在北京设立了中国子公司,2010年11月在上海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直销公司模式的旗舰店。据有关人士透露,正官庄已制定未来5年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和拓展计划,到2015年,正官庄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1.5亿美元,直营店发展到65家,经销店达到150家。
中韩人参产业争夺战激战正酣,两国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共同发展,这是摆在两国人参产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待解之题。这其中不仅是企业资本、技术和管理的较量,也是政府调控能力和智慧的比试。
“国参”崛起依靠谁?
面对咄咄逼人的攻势,中国人参产业何以自强?
“近几年,人参产业发展不仅仅涉及中药种植、加工发展,还涉及到整个中药产业发展。所以首先我们要把好人参的质量关,从种植环节抓起,解决人参种植的品种问题,以及人参种植过程中农药残留问题,同时还包括人参的良种培育、种植技术等等方面。加强人参的研发,政府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吉林省振兴人参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吉林省将在加强“人参文化”方面下工夫,“特色产业的发展,势必要依靠‘科技、文化’这两个翅膀。在进一步发展中通过施行产业机械化,来提高人参的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还要加强对人参质量的监管,整顿人参市场的秩序和提高人参的质量。这样就可以使人参这个传统的‘百草之王、中药瑰宝’发扬光大。”
提起吉林人参产业,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行业龙头企业——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副所长于军告诉记者,2011年,紫鑫药业和中科院长春分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完成了人参基因组图谱制作。这项成果,不仅揭开了人参的神秘面纱,也为人参的种植、防病和优质人参资源培育以及未来的高端产品开发提供了科技支撑。
“紫鑫药业在吉林省从事多年医药产业发展,围绕长白山药用资源的开发做了很多的工作,在吉林人参卖成了萝卜价,参农收入无法保证的情况下,紫鑫药业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加强科技研发、搞人参的图谱研究来提高人参的质量。”通化市市长田玉林说。
“长白山是中国人参的主产区,由于常年采挖,野生人参资源越来越稀缺,为了解决人参基因退化问题,吉林省实施了‘人参野生资源恢复工程’,紫鑫药业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将向长白山撒播6吨人参基因技术精选的人参种子,促进长白山人参野生资源的保护和恢复,为后续资源做贡献。”
田玉林向记者表示:“未来,通化市将坚持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方向,建基地、壮龙头、促研发、育品牌、重监管,把通化打造成为科研、种植、加工、商贸、旅游观光、人参文化‘六位一体’的中国人参产业集群,打造特而精、大而强的中国人参产业基地。”
这位市长制定的目标是:到2012年,70%以上人参产品达到绿色、有机标准,精深加工总量比重达到40%以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国人参产业终将拥有属于自己的辉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