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几点体会(2)

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挑战,《决定》做出了以下四个迫切需要的重要判断:

第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文化的改革发展。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的文化影响力的要求也更加迫切。目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地位还很不相称。中国经济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远远没有达到与我国经济地位相称的地位。我国经济领域的一些大型企业,诸如中石油、中石化,已经跻身世界500强,但是我国的文化企业到现在还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当中国制造的物质产品大量出口的时候,中国制造的精神产品却少之又少。诸如我国电视机已经大量的出口,但是随着电视机的出口,我们的内容和我们的价值观没有相应地输出去。当我们的孩子看着日本的机器猫、阿童木和美国的米老鼠、唐老鸭成长的时候,在西方电视台、欧美电视台,没有播出过一集中国的动画节目。可见,在文化交流中,呈现着严重不对称的状况,是严重的西强我弱。又如我和文化部门的同志到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就是许多中国人特别是读过大学的人,对于欧美的文化名人和他们的经典作品都比较熟悉。这种熟悉的程度要远远地大于欧美人对于我国文化名人和经典作品的熟悉程度。

现在在国际外交领域,我国已经逐渐地走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心,现在世界上发生任何一件大事,离开了中国的参与,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国的文化影响力还远远没有走到世界文化舞台的中心。国际敌对势力凭借其文化优势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掌握思想文化领域在国际斗争的主动权。

第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文化的改革发展。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全党全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定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既直接地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今文化要素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历史、传统、民俗等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例如美国的动漫诸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等一些大片都在用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创意、设计、构思等文化创新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品牌、形象、信誉等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所以推动科学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用文化提升经济,推动经济和文化更加有机地融合和统一。从社会和谐的角度看,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地关系民生幸福。过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如今文化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我们讲“改善民生”,文化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讲“公平公正”,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就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讲“幸福指数”,文化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尺度。没有精神文化的滋养,一个人不可能幸福;我们讲“生活质量”,文化应该是一个十分显著的标志。有一年我到北欧访问,了解到北欧的一些国家比如挪威,政府每年拿出相当的资金以免费或者低票价让老百姓欣赏高雅艺术的演出。那年,我到挪威的第二大城市卑尔根,卑尔根是挪威大作曲家格里格的故乡,我到的时候正好赶上格里格的诞辰。每年在格里格诞辰的这一天都要在他的故乡卑尔根搞“格里格音乐节”,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那个城市不大,但是有好多的剧院、教堂。每年在这个时候,大概一周的时间,所有的剧院、教堂都在演出,有交响音乐会、歌剧、音乐剧,大多数的演出都是免费的,演出场所是观众爆满。吃晚饭的时候,我跟他们的政府官员交流说,你们7天这么多的演出场所,像教堂的演出全部是免费的,有少数是卖票的,但是票价很低,按中国人的标准核算大概就几块钱门票。搞这么一个音乐节,你们大概要花费很多的钱,资金来源怎么解决?他们的官员告诉我,80%的经费是政府出的,约20%的经费通过社会募捐来解决。他们把这种免费或者低票价欣赏高雅艺术的福利叫文化福利,当时我们很羡慕。几年以后,我国政府提出“文化民生”,我认为“文化民生”和“文化福利”大体上是一个意思。用《决定》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这次《决定》用四个“越来越”提醒全党全社会增强文化改革发展的紧迫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企盼。

第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的改革发展。《决定》用两句精辟的语言概括了文化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一句话是文治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这次《决定》非常新的一个提法,这句话讲透了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联系;另外一句话是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觉得这句话就讲透了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用三个关系提醒全党全社会要增强文化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感:文化改革发展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华民族社会主义;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文化的改革发展。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文化改革发展蓬勃进行,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的发展,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决定》把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概括为八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在起草文件调研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文化部门的同志反映,文化建设往往是说起来重要、规划起来次要、落实起来不要;二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迫切,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战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三是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急待加强与改进;四是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力度仍需加大;五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还不平衡;六是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七是文化“走出去”仍然薄弱,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八是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急需加强。以上这些主要的矛盾和问题,既有工作层面的问题,又有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但是都与文化建设息息相关。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动力在深化改革,出路在加快发展。

正是基于文化改革发展的这种紧迫性,《决定》提出两个“作为”:一是要自觉地把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二是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决定起草过程中,包括《决定》发表以后,大家对《决定》涉及的文化的内涵提出了问题。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外延也非常宽泛,包括有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通常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管辖的文化属于小文化范畴;这次《决定》涉及的文化范畴属于中文化范畴,就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中的文化建设范畴。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