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斯尼亚工人的壮举(1918年12月22日)
13年前,莫斯科的无产者举起了反对沙皇制度的义旗。这是反对沙皇制度的第一次工人革命发展的顶点。工人遭到了失败,普列斯尼亚被工人的鲜血染红了。
莫斯科工人表现了令人难忘的英雄气概,为俄国全体劳动群众树立了斗争的榜样。但是当时劳动群众还很不开展,还过于分散,他们没有支持普列斯尼亚和莫斯科那些拿起武器奋起反对沙皇君主制即地主君主制的英雄。
继莫斯科工人的失败之后,整个第一次革命也失败了。在地主疯狂实行反动的漫长痛苦的12年里,俄国各民族的工人和农民受尽了苦难。
普列斯尼亚工人的壮举并不是无谓的行动。他们没有白白牺牲。沙皇君主制已被打开第一个缺口,这个缺口缓慢地但是不断地扩大并削弱中世纪的旧制度。莫斯科工人的壮举在城乡劳动群众中引起了深刻的震荡,尽管有种种迫害,这种震荡的余波并没有平息。
1905年12月武装起义前,俄国人民还没有能力同剥削者进行群众性的武装斗争。可是在12月以后,人民的情况已经不同了。他们获得了新生。他们经受了战斗的洗礼。他们在起义中得到了锻炼。他们培养了大批战士,这些战士在1917年取得了胜利,现在正克服一切难以置信的困难,战胜帝国主义战争造成的令人痛苦的饥饿和经济破坏,捍卫着争取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胜利的事业。
世界工人革命的先遣队红色普列斯尼亚的工人万岁!
载于1918年12月22日《公社战士报》第63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37卷第386—387页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 广交会为全球贸易注入更多稳定性
- 青年驿站:为求职青年加油赋能
- 刘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 蓝天白云续写美丽北京生态画面
- 共担时代责任,共筑人类未来
- 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礼赞“中国好人”,汇聚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国粮仓的三重突破
-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以艺术盛会奏响时代强音
精选视频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青藏高原发展方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青藏高原生态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指引
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两山”转化实践与路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青藏高原实践
【理论看点】陈文旭: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