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月至2025年9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文章强调,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就是为了破解上述赤字,推动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为各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日益加剧,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历史关头,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为破解全球性难题提供了系统性的中国方案。这些倡议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与时代智慧。
直面时代之问:以整体思维破解全球赤字。四大全球倡议的提出,源于对当今世界深刻矛盾的精准把握。这些倡议旨在破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不是孤立应对某一领域的问题,而是以系统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文明与治理的辩证关系。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多样文明包容共存”,全球治理倡议致力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四者共同形成了解决人类共同挑战的完整逻辑链,体现了对历史前进逻辑和时代发展潮流的深刻把握。我们期待国际社会能够完整理解、系统把握四大倡议的内在联系,以整体性思维推动倡议协同落实,让理念的力量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实践中充分彰显。
发展引领变革:以普惠包容激活全球动能。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全球发展倡议将发展置于全球议程的中心位置,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该倡议提出四年来已“动员230多亿美元资金支持全球南方发展振兴,开展1800多个合作项目”。中国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坚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动导向,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旨在“实现增长机遇的普惠,推动发展道路的包容”,为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注入强劲动力。我们呼吁更多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的合作网络,期待发达国家切实履行发展援助承诺,共同缩小南北发展差距,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
安全共创共享:以合作共赢筑牢和平根基。没有安全,发展就无从谈起。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旗帜鲜明地反对追求“绝对安全、独享安全”。这一倡议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等原则,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该倡议已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支持”,成为凝聚国际安全共识的重要平台。从推动五核国发表防止核战争联合声明,到探索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中国始终是做世界和平的坚定维护者。我们期待各国特别是主要大国能够摒弃冷战思维,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理念,通过建立定期安全对话机制、深化防务交流合作等具体行动,共同构建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安全格局。
文明互鉴共生:以对话交流凝聚人类共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源泉。全球文明倡议反对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倡议旨在“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促进各种文明包容互鉴”。中国通过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推动联合国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等实际行动,努力开创“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这种对文明多样性的尊重与弘扬,为破解隔阂与误解、增进理解与信任提供了文明层面的解决方案。各国要加大人文交流投入,建立更多文明对话机制,期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发挥更大作用,共同守护人类文明多样性,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治理共建共享:以多边主义重塑国际秩序。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全球治理倡议提出“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的五项核心理念。这不是“推倒重来”或“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从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到推动金砖国家历史性扩员,从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应对气候变化到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中国始终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捍卫者”和“全球治理的积极建设者”。这些实践充分表明: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要以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为契机,推动国际社会就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形成共识,特别要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共同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各国共同利益的全球治理新格局。
历史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四大全球倡议犹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厦。它们源自中国,属于世界;立足当下,昭示未来。在“同球共济”的时代,中国将继续与各国携手同心,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共同谱写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崭新篇章!
作者:黄登明
责编:王灿熙(实习生)
校对:吴成玲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