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外交人民委员拟的无线电报稿[194](1919年2月19日)
×月×日的来电收悉,即复如下:虽然我们认为伯尔尼代表会议并不是社会主义的,也丝毫不能代表工人阶级,但我们还是准许你们提到的委员会到俄国来,并保证该委员会能了解到各方面的情况,因为我们今后准许任何一个以了解情况为目的的资产阶级委员会到俄国来,即使它们同资产阶级政府甚至同武装进攻苏维埃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政府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无条件同意你们提到的委员会到俄国来的同时,我们也想知道,贵国的民主政府,以及有公民参加该委员会的其他民主国家的政府,是否也准许我们苏维埃共和国派出的委员会到这些国家去。
载于1919年2月20日《真理报》第39号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消息报》第39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37卷第482页
【注释】
[194]列宁代外交人民委员拟的这份电稿是对德国外交部1919年2月19日无线电报的答复。德国外交部的电报转达了伯尔尼社会党代表会议向俄国提出的关于发给它所委派的专门委员会以入境许可证的申请。外交人民委员格·瓦·契切林在列宁拟的电稿后面加了一句话:“请确切讲明委员会到达的具体时间,以便我们能够根据同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协议尽量为委员会此行提供方便。”电稿经契切林签署后拍往德国。电稿中提出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代表可否访问有公民参加该委员会的其他民主国家的问题,后来没有得到答复。
伯尔尼代表会议是各社会沙文主义政党和中派政党在战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目的是恢复第二国际。会议于1919年2月3—10日在伯尔尼举行。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民主和专政问题。中派分子亚·布兰亭就这一问题作了报告,企图证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不会导致社会主义,并提了一个实际上谴责无产阶级专政、颂扬资产阶级民主的决议案。卡·考茨基和爱·伯恩施坦在发言中竭力要代表会议谴责布尔什维主义和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弗·阿德勒、让·龙格、斐·洛里欧等提出另一个决议案,以缺乏足够的资料为由反对对苏维埃俄国作任何评价。会议最后通过了一个双方满意的共同决议:对俄国、奥匈帝国和德国的革命表示祝贺,并“号召各国工人力求用民主方法建立革命政体,而政治革命则应在此范围内进行”。在表决上述决议案之后,会议决定委派由阿德勒、考茨基、鲁·希法亭等人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去苏维埃俄国了解它的政治、经济情况。“伯尔尼的钦差大臣们”(列宁语)后来没有成行。——473。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 广交会为全球贸易注入更多稳定性
- 青年驿站:为求职青年加油赋能
- 刘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 蓝天白云续写美丽北京生态画面
- 共担时代责任,共筑人类未来
- 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礼赞“中国好人”,汇聚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国粮仓的三重突破
-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以艺术盛会奏响时代强音
精选视频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青藏高原发展方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青藏高原生态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指引
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两山”转化实践与路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青藏高原实践
【理论看点】陈文旭: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