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人民委员部、国有产业人民委员部和莫斯科市工人、农民和红军代表苏维埃主席团未采取行动执行1918年4月14日法令(№.416[注:指第416号。——编者注],见《法令汇编》第31期),是完全不能容忍的,人民委员会对它们提出警告,并责令它们明天,即1918年7月9日,通过协商选定一名负责人大力监督该法令的执行和迅速付诸实施,并责成他每周两次向人民委员会主席汇报执行情况。
载于1933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21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54卷第401页
【注释】
[209]在人民委员会1918年7月8日会议上,列宁向教育人民委员阿·瓦·卢那察尔斯基和代理国有产业人民委员帕·彼·马林诺夫斯基提出质问,要他们答复没有执行《关于拆除为历代沙皇及其仆从建立的纪念碑和设计各种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纪念碑的法令》的原因。这个决定草案就是为此而在会议上提出并通过的。——[489]。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GDP增长5.5%!见证北京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 3.33亿人次!奏响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的时代强音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砥砺奋进新征程
- 创新提质 培育外贸新动能
- 水润良田,粮食丰收有保障
- 上半年快递业突破千亿件,究竟凭啥?
- GDP增长5.3%,中国经济“硬核”力量从何而来?
- 建好人民城市,托举人民幸福生活
- 清朗专项行动,守护未成年人网络“晴空”
- 博物馆错峰延时开放让游客尽享“京彩”
精选视频
【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铸就大国重器:中国制造突破“卡脖子”技术
理论看点: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厘清两者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展望
法治体系的结构
中国法治建设: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构建逻辑与实践路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