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良田,粮食丰收有保障

水润良田,粮食丰收有保障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据7月16日《经济日报》报道,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2994.8亿斤,实现稳产丰收。这一沉甸甸的成绩背后,水利保障功不可没。正如常言所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今年部分地区出现旱情,正是水利灌溉系统的高效运作,为粮食稳产增产撑起了“保护伞”。

XxjdzbC007121_20250709_CBMFN0A001

昆明市晋宁区晋城街道回龙村村民郑金正在刷卡取用农业用水。新华社记者熊轩昂 摄

灌排体系的逐步完善,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板北村,种粮大户张夏种植的600多亩小麦在交口抽渭灌区南干渠的润泽下,扛过了今年春天的旱情,平均亩产达1200斤。该灌区自20世纪70年代建成后,历经多轮现代化改造,如今已成为灌排结合的大型电力抽水灌区。

据了解,我国耕地灌溉面积超10.8亿亩,2024年,耕地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今年初,水利部门抓实抓细各项措施,春灌累计灌溉供水570亿立方米,灌溉面积 4.3亿亩,为夏粮丰收提供了坚实支撑。各地水利部门还抢抓冬春修时机,补齐灌排体系短板,如陕西港口抽黄灌区岳丰灌溉系统建成通水,河南人民胜利渠灌区实施现代化改造,均大幅提升了灌溉节水效率与骨干工程输配水条件。

科学的水工程调度,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粮食生产面积一半以上,保障春播及越冬作物时令灌溉需求意义重大。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调度中心依托2063处水情站、1430处雨情站、40处墒情站等构建起数字孪生灌区,通过科学调度,今年以来农业灌溉引水7.88亿立方米,完成水稻栽插面积约945万亩。在淮河流域与黄河流域,水利工程通过“蓄、引、提、调、节”等一体化手段,千方百计增加有效水源,精准保障了冬小麦灌溉用水及抗旱需求。水利部指导地方逐灌区摸排作物需水情况,实施科学、精准灌溉,更是确保了旱区供水安全与小麦主产区用水需求。

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农业节水成效显著。在陕西省东雷抽黄灌区,覆盖全灌区13.3万户用水户和23.3万个灌溉田块信息的数据库,助力生成灌溉最优方案。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广泛应用,如流曲管理站采用喷灌技术,一亩地喷灌3次只需90立方米水,比传统渠灌一次节省30立方米水。截至2024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6.38亿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4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下降,实现了增产增效不增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在保障粮食丰收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从灌排体系完善,到水工程科学调度,再到农业节水推进,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粮食生产的水利保障网。接下来,我们应继续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让“水利红利” 持续惠及粮食生产,为端牢中国饭碗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宣讲家网 王小梅 )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