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长5.5%!见证北京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GDP增长5.5%!见证北京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北京日报消息:7月17日,2025年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举办,据悉,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2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北京市统计局分析,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平稳、稳中向好。

这份经济成绩单的背后,是北京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必然结果。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在此背景下,北京上半年5.5%的GDP增速,不仅展现了其经济的强大韧性,更凸显了其作为首都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示范作用。这一成绩的取得,与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创新驱动的深度突破以及民生保障的坚实稳固密不可分。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是北京经济稳健前行的关键支撑。第三产业如同稳定器,以5.6%的增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金融业增长8.1%,这两大行业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八成,成为拉动经济的核心力量。第二产业同样表现出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高端制造的加速布局尤为引人注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8%,新能源汽车、锂电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5倍和3.3倍,清晰地勾勒出制造业向高精尖转型的轨迹。第一产业虽然占比不足0.2%,但蔬菜产量增长7.4%,乡村休闲旅游接待量增长4.7%,彰显出都市农业提质增效的独特路径。三次产业各司其职、协同发力,构建起“三产引领、二产跃升、一产提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正是北京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体现。

创新驱动的深度突破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其中设备购置投资激增99.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2.9%。数据背后,是企业和社会对创新领域的坚定投入。企业愿意花大价钱购置新设备,说明它们有扩大生产、提升技术水平的意愿;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大幅增长,更是表明资本在追逐创新带来的机遇。而这些巨额投资正快速转化为创新成果: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4.9%,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1.1倍,五大装备制造业延续回暖态势增长9.7%。这也彰显了北京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领域的先发优势,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能。有了这些创新成果,北京的经济发展就有了更强劲的后劲,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也能占据有利位置。

民生保障的坚实基础为经济发展筑牢了根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而民生的改善又能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上半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跑赢了GDP增速,这意味着老百姓从经济增长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6.1%,快于城镇,这说明增长的成果在更广泛地惠及城乡居民,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居民也能共享发展红利。也应看到,上半年北京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4.1%,就业形势总体平稳,这为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上半年北京服务性消费增长4.7%,“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增长4.6%。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虽然目前消费领域有些小波动,但这些新的消费趋势显示出消费结构在转型中孕育着新活力,为经济持续复苏提供内生动力。

整体来看,北京经济的基本面持续向好,产业结构的优化让经济发展更稳健,创新动能的集聚让经济增长更有后劲,民生基础的稳固让经济发展更有底气,它们共同构成了抵御风险的坚实屏障。我们相信:随着政策效能的进一步释放和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首都经济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稳健的步伐。

(宣讲家网 黄宗跃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