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面对高考?

今天,我们如何面对高考?

今天是6月7日,日历上最平常不过的一天;今天是6月7日,又是全国高考的第一天。30年来,这个日子注定平常但不平凡。为了这一天,整个社会屏息凝神,翘首以盼:工厂“禁噪”、道路管制、交警加班执勤、武警维持考场秩序、考点周围宾馆爆满、家长全程守护孩子考试……因为,接下来的三天将成为考生们提炼“十年寒窗”荣誉与尊严的最好战场。

恢复高考30多年来,高考的的确确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向社会各阶层民众敞开了上升的阀门。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考成为增进社会公平公正的一种润滑剂。但是30年来,伴随高考也出现了各种“衍生麻烦”,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变制度“窘境”,可奈何效果始终南橘北枳,差强人意。

据6月1日《现代快报》报道,虽然教育部还未公布201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的最终数字,但记者根据各地公布的2011年高考报名人数统计发现,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预计将在920万人左右,较2010年的957万人锐减30多万人。北京、上海、河南等18个省市的报名人数较2010年下降,其中,河南报考人数减少最多。

高考人数锐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具体下来“读书无用论”和出国留学是主要原因,生源减少是根本原因。2009年,重庆2009年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相关招生负责人称,放弃高考的考生多是农村考生,有的是迫于无奈拿个毕业证外出打工。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学教育成本和就业率强烈“剪刀差”下的“读书无用”。此外,出国留学也是一个原因。对于那些出国留学的学生而言,一些国家教育的开放自由,低廉成本,含金量高也促使他们放弃我国高考。

鉴于此,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引起重视,设法应对。最应该思考的两个问题是:我国高校应该如何面对?城市管理者和教育机构该如何面对?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放羊化”现象日益严重。整个高校圈对名利的追求远远大于自身价值沉淀。另一边,及时调整户籍制度或高考报名制度,积极推进学生异地高考也迫在眉睫。每一年,受困于户籍制度而不得不回老家高考的学生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由此给考生带来的诸多不便和心理情感断裂不容小视。

另一方面,“罗彩霞事件”阴霾不散,招考公平如何保障?2009年的“罗彩霞事件”引起舆论强烈关注。如今,河南版“罗彩霞事件”再次让人们的神经紧绷。据5月31日《河南日报》报道,家住新乡长垣县的小萍(化名),就在她上传毕业信息的时候,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同名同姓,同身份证号,原来早在2008年就已经有人“替”她毕业了。“罗彩霞事件”阴霾不散,不仅说明我国高招公平存在不少漏洞,更对一些考生造成“人人自危”的心理恐慌——永远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罗彩霞”。

套用一句流行语,这是最好的高考,这是最坏的高考。这三天一过,千万个家庭将为此支付高昂的学费,千万个孩子将踏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千百个高校也将迎来新鲜的“血液”。可是,面对高考,学生、家长、高校、社会都准备好了吗?

纵然面对不少困难,但是,今天我们依然要祝福所有参加高考的孩子——祝愿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愿你们最初的梦想成真。我们更希望,有那么一天,万众瞩目的高考能够回归平静——高校、教育部门、社会能够真正为实现孩子梦想,推进民族复兴扛起责任,让更多的孩子们拥有梦想,触碰梦想,分享梦想。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