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平:向我们时代的行动者致敬(3)

任仲平:向我们时代的行动者致敬(3)

(七)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说,“雷锋”代表了什么?“雷锋精神”意味着什么?“雷锋命题”需要怎样的答案?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这正是今天“雷锋精神”的价值内核,也是在传承与发展中凝聚的时代共识。在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一个公民需要以精神信仰作为人生灯塔,需要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的社会公德,需要敬业创新的职业道德。从这个意义上说,“雷锋精神”就是公民精神,雷锋为全社会提供了鲜活的公民道德样本。

我们需要秉持公民精神,正如雷锋一样,他不会袖手旁观社会的发展,而是积极参与这一进程;他会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而不是权衡再三退避三舍;他会把奉献视为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会对他人保持诚信、友爱甚至谦卑,而不是见利忘义损人利己。

一个社会需要以共同价值来凝聚,雷锋精神所蕴含的公民意识,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这种精神,包含着一个国家公民所具有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人文关爱和家国情怀。正因此,胡锦涛总书记曾深刻指出:“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八)1962年8月10日,雷锋写下人生最后一篇日记:“今后,我要更加热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

5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用行动,续写这本厚重的“雷锋日记”,汇聚成荡气回肠的“中国精神”,那个在部队营房前不幸倒下的身影从未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视线——

他就在六盘山下武警某部一连官兵们几十年如一日“学雷锋”的奉献中,他就在北京东四七条小学孩子们19年不避寒暑义务服务的坚持里,他就在长江边大学生们接力救人搭成的人链中,他就在白方礼老人艰难蹬行的“支教三轮”上,他就在陈贤妹面对无助孩子“救人最重要”的一闪念,他就在“最帅警察”挺身接住坠桥青年的一瞬间。

一个时代不能没有自己的道德勇气,感谢我们时代的行动者,他们为雷锋阐释的“自我与他人”增添了时代的温度。这个时代,有放弃“体面工作”帮助麻风病康复者的大学生司占杰,有离开大城市自筹资金开办乡村图书馆的年轻白领李英强,汶川地震后10多万志愿者驰援灾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百万青年人热情服务……价值、奉献,这些标志着人类精神高度的词汇,依然吸引着高贵的心灵向着这一方向前行。

一个时代不能没有自己的道德价值,感谢我们时代的行动者,他们把雷锋描绘的“有限与无限”光大出生命的力量。当上不起学的孩子在希望工程的救助中看到知识改变命运的曙光,当西部偏远山村的小学教室内响起支教者的爱心合唱,当青岛募捐册上成千上万的“微尘”奏响道德乐章……公民精神在实践中凸现了价值,雷锋精神在践行中丰富和升华。

一个时代不能没有自己的道德坐标,感谢我们时代的行动者,他们将雷锋注解的“平凡与伟大”演绎出崭新的内涵。草原医生王万青40多年风雪行医写下敬业的诗篇,退休干部杨善洲22年染绿荒丘印证信念的厚度,大山深处邮递员王顺友用孤独的长征丈量责任的距离……这些普通人身上敬业奉献的精神,既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精神追求的至高境界。

让抱怨者努力去改变,让迷茫者尽力去探寻,让批判者勉力去建设。正是我们时代的行动者,赓续了雷锋的精神,塑造了社会价值的内核,赋予了时代前行的信心。以雷锋之名,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做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这是每个人应有的理想和追求。

让信仰天空更辽阔,让精神画卷更绚烂,让心灵追求更高远。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责任人,党员领导干部更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更加自觉地追随雷锋的脚步,在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的时代,争当价值标杆、发挥示范作用。以雷锋之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展现先进分子道德觉悟,张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这是党员干部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九)也许,你挤在上下班地铁的人潮中,不愿与他人视线相接;也许,你算计着住房的贷款、孩子的学费,无暇顾及更多的感受;也许,你关上窗锁上门驻守高楼,难以看到左邻右舍的笑脸……

即便这样,雷锋的召唤也会在我们内心深处回响。他鼓励我们追求更饱满的意义,引领我们走进更丰盈的人生,并把砝码添加在我们价值天平上属于精神的那一端,提示我们回答好生命的考题。

不需要多么宏大的意旨,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所抵达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家园。这是你可以做的——

走进打工子弟学校教孩子们唱一首简单的歌,敲开公益组织的大门填一张志愿者表格,或者只是给满身泥水挤上公共汽车的农民工一个温暖笑脸,甚至只是微博寻人、网上捐物的一次顺手转发。举手之间,你靠近了那个伟大的灵魂。

“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

向我们时代的行动者致敬——而他可能就是你。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