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的承诺并非开放的底线(2)

入世的承诺并非开放的底线(2)

另外一方面,这十年,土地财政,还有税收的大幅度增长,我们的政府不只有权,现在还有钱,所以政府在投资方面,在用钱方面,怎么样更好地约束自己,做出更好的正确决策,也是对政府提出的很大挑战。在用权的方面需要诚信,用钱的方面也要诚信。

另外,社会和政府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政府每天都在面对群众,面对基层百姓,面对媒体网络,政府的诚信如果不加强,政府的公信力很快就会丢掉。

不久前发表在《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中,我提到,入世谈判中,谈判者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在现代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中,各级政府是否能改变观念,简政放权,逐步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市场规则,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者。当时我们就看到,我们是政府特别强势的一个国家,中国的市场经济形成了一个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特殊挑战,就是我们的政府怎么简政放权,怎么提高自己的公信力。

中国政府的作用很大,这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也是我们的软肋。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来避免政府强势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如果讲中国国情、讲中国特色,这就是我们在建立市场经济方面的一个特殊挑战。

新一代官员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南方周末:“以开放促改革”是入世时的一个重要考虑,过去的开放对政府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约束?将来它会不会成为继续改革的动力?

龙永图:我觉得通过这么多年的开放,中国很多官员的素质提高了。过去十年,中国相当多的官员都去西方发达国家接受了短期或者长期的培训,他们比过去对世界的了解更多了。

10年前,我在宣传中国入世的时候,和很多官员的对话,差不多是鸡同鸭讲,现在和官员对话,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语言,因为我们官员的视野大大地开阔了,很多官员善于吸收西方市场经济好的地方来对比发现自己的一些问题,这种意识比过去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这意味着,我们并不是闭关自守地管理我们的国家,而是试图用国际最先进的理念,最成熟的市场经济方法来管理自己。

不过,视野的开拓虽然让官员们知道怎么做,但是回来到自己本单位、本部门做的时候,他又碰到了很多实际的困难。怎么来克服一些国内利益集团的挑战,怎样克服体制内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制约,对我们干部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但是我非常有信心,随着我们国家的开放,我们新一批干部的成长,中国的市场经济和全球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相接轨的时间会加快。这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入世的承诺不是开放的底线

南方周末:你觉得下一个十年,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龙永图:将来十年我觉得国内还是要继续进行改革。

过去十年,国内改革的进程好像没有过去那么快,甚至有少数人讲,是不是我们的改革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倒退。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太快了,我们的企业日子空前的好过,我们的国有银行通过剥离坏账给资产管理公司等措施后,从破产的边缘变成了全球最大最赚钱的一些银行;我们的国企,也从过去的亏损大户成为了现在的盈利大户。应该说,这十年来,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改革十年最大的受益者。

责任编辑:冯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