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之变——
从政府一把抓到协会来分担
【代表讲述】“我深有感触的是,各级政府这几年对社会建设越来越重视,思路越来越开阔,成效越来越明显,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担当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说。
陈舒是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履职的这些年,正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建设大提速、社会组织大发展的时期。感受来自切身体会,他所在的广州市律师协会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组织,他觉得,“这几年越来越忙了,因为协会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承担的职能增加了不少。”
前几年,拆迁户回迁房屋“烂尾”问题在广州比较多发,一个地块居民的老房子被拆迁了,新楼却因开发公司倒闭、建设资金紧张、报备手续不规范等原因“烂尾”,老居民迟迟不能回迁,产生不少社会问题。
政府找到律协,希望他们能够发挥作用,律协组织律师帮受损失的群众打官司。现在,广州回迁烂尾房的问题基本解决,也不需要政府付出太多行政管理成本。陈舒说:“广州市还专门就此事召开了律师工作座谈会,强调发挥律师协会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老百姓的问题在社会领域就能解决好,不用事事找政府。”
律师协会如此,其他社会组织也如此。陈舒观察到,自己身边,各行各业的社会组织发育很快,表现很活跃。在这个转变中,政府的执政理念也日益开放先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会组织不仅能实现自我管理,更能协助政府化解社会矛盾,做政府与社会、群众的“粘合剂”。
“政府放下那些大包大揽却做不好也不该做的事,才能抽身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从而真正实现职能转变。”陈舒说:“在大力扶持发展社会组织的同时,也要着力提高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因为社会组织不是公务员,所以不能简单按行政管理手段,不能靠行政命令去管理,必须通过市场手段、财税手段、法律手段去引导、监督。”
【数字看变化】截至2010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超过44万个。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突破总人口的50%,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国城镇社区服务中心1.4万个,社区服务站4.9万个。
文化生活之变——
从单一形式到多样选择
【委员讲述】“合肥大剧院现在每个周末都办市民音乐会,网上可以提前订票,每次上座率都很高。去的时间早就在湖边散散步,看完节目之后,脑海中盘旋着优美的旋律,一路欣赏着城市的夜景,好不惬意。”说起这些,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的表情很陶醉。
侯露一直在文化部门工作,尤其关注文化产业领域的变化,对这几年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侯露感慨良多。
“四五年前,我所在的城市几乎没有像样的文化产业,大家所能想到的文化娱乐形式无非是电影院、歌舞厅、游戏机房。现在,安徽的文化产业一片蓬勃景象,出版集团、演艺集团、影视集团……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大量涌现,日益丰富的文化娱乐设施和文化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摆开了文化盛宴。”
近几年,安徽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保持30%的增速,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正在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在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中,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200亿元,这是让每一位文化工作者都为之振奋的目标。
侯露喜欢“接地气”。“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不是说‘菜咸了加点水,菜淡了添点盐’,随随便便想到啥建议就提出来,而是必须到基层调研和思考,发现问题,寻找解决之道。”
“短短这几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变化让合肥市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生活有了品质,人们的幸福感自然就会增加。这一届政协委员任期将满,我会继续认真履职,把权利用好,把责任担好,继续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数字看变化】2011年,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481个,博物馆2571个,公共图书馆2925个,文化馆3276个,全年生产故事影片558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31部。出版各类报纸467亿份,各类期刊33亿册,图书77亿册(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