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融:国企私有化应先搞好法规建设

李荣融:国企私有化应先搞好法规建设

“国进民退”的话题在“两会”之际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而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也借全国“两会”的契机对外回应称,对于国有企业不要过多的指责,没有哪个企业是一帆风顺的,国有资产改革之路需要不断努力,需要不断深化。

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小组讨论会时,李荣融举出一组数据证明国有企业的比例一直在下降:1998年到2010年间,国有企业的户数占比从39%下降到4.5%;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从52%下降到27%;利润总额从36%降至27.8%;从业人数从60.5%下降到19.2%,贡献的税收从65.5%下降到37.2%。

不过,这位国资委前掌门人也表示,现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需要深化改革,不是到此为止,当前最急迫的问题是公司治理结构,如果没有规范的董事会,国有企业不可能持久,无论是总经理挂帅还是总书记挂帅,一个人说了算都得倒。

国企民企竞争共同提高

“无论是大中小企业,还是国有非国有企业,努力把中国的竞争力提高。相互之间不是敌对,经验共同分享,教训共同吸取,竞争共同提高。”李荣融认为,没有大企业的成长,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远不如今天。

上世纪的国企改革,通过“两个转换”即产权制度的转换、职工身份的转换,实现了国有经济从部分中小企业层面全退出。

当时的产权制度转换主要是两种方式:把国有企业出售给其他投资者;把企业卖给内部的员工经营,后者改制的结果是职工持股。据国资委统计,改革涉及到十几万家的国有企业,2000万以上的国有企业员工。

目前,国有企业逐渐向两个方向集中。按照国资委的分法,一种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一种是竞争性的国有企业。这两种企业的性质、社会功能和改革内容亦不相同。

第一种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在中央企业层面主要是石油、石化、电网、电信企业。在省市级地方这类企业也非常多,如供水、供气、地铁、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企业。这部分企业在经营中因为有市场禁入,存在着垄断的因素。

不过面对国企“垄断”的批评,国资委并不认同。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曾解释称,首先市场禁入并不是由企业决定的,而是政府的产业政策决定的,企业只是在政策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其次,企业并没有定价权,价格是政府定的,所以企业想通过垄断抬价是做不到的。

李荣融表示,我们的工作是要促进产业的国际竞争,言论也好建议也好,都应该有利于企业的成长,不要整天斗来斗去。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