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要搞明白方向
按照国资委的设计,对于竞争性的国有大企业,改革方向是彻底的公众公司,通过体制和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最后使企业在体制上实现公众化。
但是,在改革操作上对这些企业不像以往的国有中小企业那样简单卖掉或者改制成为内部持股,而更倾向于竞争性国有大企业依托资本市场,推进公众公司改革。实际上这几年国资委也一直在推动央企的整体上市工作。
“国有企业成功在于深化改革,要继续保持那更要深化改革,并不是说改革到此为止。国有企业是有很大的进步,但与国际一流的企业相比还差很远。”李荣融表示。
按照国资委的方案,竞争性国有企业最终的体制模式,很可能是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上面没有集团,身上没有背负其他企业,完全可以按市场要求运作。
如果做到这一点,国有企业将实现产权多元化,与社会资本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国有资产彻底资本化,变成上市公司的股权,具有流动性,对企业经营也有利,也为下一步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最后很可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不同路径,但是在公众公司改革方向上会最终走到一起。”邵宁曾表示,现在有一些企业已经接近于整体上市的状态,但是现在还有一些包袱需要消化掉,所以还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一直被诟病的国企创新能力,李荣融也不服气。
最近李荣融在做两个关于企业创新的课题,一是通讯企业,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都出了问题,但是研发投入并不少;还有一个是柯达,如今柯达手上有1万多项专利,靠卖专利过日子。这些企业在创新上花了不少钱,同样在竞争中落于下风
“为什么创新要搞明白,现在我们创新的调子不低,企业没少花钱,国家没少花钱,但是要搞明白方向,目的是吸取教训。”李荣融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