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述思:当下公众最关注什么?(2)

石述思:当下公众最关注什么?(2)

创新和山寨一起登场相当耐人寻味。这预示着民企不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没有出路。但没有国民待遇,又谈何容易?而增值税的入选说明一是公众的“税收痛苦”加重,幸福感打折;二是本身困境重重的中小企业又雪上加霜。

在结构性减税成为共识以后,房产税的全国性征收无疑是对债务沉重的地方政府财源的补充,但没有精兵简政的机构改革,这些措施落实将遇到重重关山。

与之呼应,茅台靠公款崛起成为一个独特经济现象。深层原因是由于行政体制变革的滞后,导致权力运行不公开,财务制度不公开,预算外资金乃至小金库现象屡禁难止,加上社会监督乏力,导致公款吃喝泛滥成灾,茅台销量和售价一路飙升,成为普通群众难以企及的奢侈品。

2011年中国5000万股民人均赔了四万。养老金入市能否成为股市的福音?牛市会不会重来?是疯牛还是犍牛?这一切有赖于股市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监管水平的提升,而其成败更将扮演中国实体经济能否振兴的晴雨表。

大葱入选除了缺乏出路的民间金融资本投机炒作,更在提醒决策者:通胀虽然有所缓解,但警报远没有消除。

中国经济能否回归实体,完成姿态优雅的软着陆?这个答案关乎全部中国人的利益。

3.文化:

经济充满危机和挑战的冬天,对于文化产业却是意味着春天将至。

因为它从事的是冬天里慰藉人们心灵的创造。

1930年,在美国上次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期,产生了一本伟大的商业杂志——《财富》,而那时迪士尼的米老鼠刚刚两岁,京剧大师梅兰芳则完成了他在纽约的初次演出。

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上时,文化消费将会出现跳跃式的“井喷”。据专家测算,按目前我国人均GDP的水平,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应超过4万亿元,但到去年我们文化产业增加值才刚刚突破1万亿元。

电影行业的突飞猛进成为一个标志。1月9日,电影局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31.15亿元。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达到20部。2011年全国新建影院803家,新增银幕3030块,90%影院都已具备数字放映条件。

在强势商业助推下,中国影视在重复中国制造有规模无效益、有数量无品质的悲剧,靠忽视艺术规律的大明星大制作忽悠观众,而严重忽略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各地低层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象频现,成为三俗代表——西门庆和孙悟空都找到了故乡。

无论冯小刚降低票价还是谭晶呼吁创作励志歌曲,都是对当前文化产业摆脱低层次恶性竞争,尊重艺术规律,提升创作水平,维护公众利益的金玉良言。

动漫的入选除有赖近年来《喜洋洋与灰太狼》等优秀作品国内人气的累积,更有中国直面国际竞争,加强跨国合作,提升自身创作水平的现实诉求。东方梦工厂的出现无疑是一个清晰的信号。

更重要的是,影视剧本质上是文化属性第一,要凌驾于其商业属性。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价值的重建以及软实力的输出成为一个迫切使命。仅仅靠穿越剧和流行文学远远不够。

以好莱坞为例,其作品不仅仅是炫酷的画面,还是美国价值观的全球输出。而这样的价值其实是其核心竞争力。信仰与价值观的入选,是公众对从业者的期许——要有更多的责任担当。

文化产业本身就有双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没有进一步的思想解放,就没有文化产业真正的繁荣。

与之配套,文化体制改革仍需破冰。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体制性、政策性障碍,产业规划不明晰,行业管理不规范,特别是对网络文化等新兴业态的管理仍然依赖传统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