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奇:官员如何用好网络

蔡奇:官员如何用好网络

编者按: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蔡奇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作为一名副部级高官,蔡奇率先开设实名政务微博,引起网络和政界广泛关注。蔡奇在其微博上宣言:“追求执着坚定,为人诚恳透明”。日前,其微博已编纂成书《玻璃房》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

记者:蔡部长您好。近几年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在互联网上与网友对话、交流,习近平同志通过手机给村支部书记和大学生村官发送问候短信。我们认为,中央领导同志是在告诉全党,要重视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改变了当今的执政生态,互联网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对此,您怎么看?

蔡奇:互联网现在是越来越重要,因为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包括工作方式,所以我们的执政方式也会发生变化。首先,网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中国的网民是世界最多的,达 5亿之多。过去有个说法,说网络语言不代表主流民意,我觉得这个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网络的 5亿群体已经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尽管他们大多数是年轻人,但是它代表明天,代表未来。更何况,现在网络的争夺战是每天可见,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以网络实际上已超出了虚拟社会的范畴,成为现实社会的一部分,它已经没有虚拟可言了。互联网已经远远不是什么网吧、网游的概念了,甚至可以说它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执政党要巩固执政地位,不能不看到网络是一个阵地,是一个战场。所以中央领导同志身体力行,带头关注网络,目的也是要号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和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关注互联网的动态,来加强和创新我们的社会管理,引导我们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立。

记者:联合国发布的2010年全球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结果表明:中国的电子政务曾一度出现了退步。在中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的高速发展的时期,电子政务出现了退步,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蔡奇:电子政务的初衷就是要推行政务公开,从这一点来讲,我觉得我们还是成功的。但是对于电子政务我们也需要总结,当前我们遇到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大部分电子政务基本上还是“人跟网走”,以被动式的衙门作风,坐等上门。现在信息社会信息量这么大,人家怎么会专门去看你呢?因此应该改变,怎么改变?那就是要实现“网跟人走”。我们不能守株待兔,坐等上门,应该主动推送服务。为什么微博客代表着移动互联网的潮流呢?它就是一种推送,就是“网跟人走”。我们发展的最终是为了人,是为了人本身,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见之于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应该跟着人走,跟着人民群众走,这是最根本的。第二,现在我们要积极发展云计算。云计算也是不可阻挡的,这是新一轮的电子政务,但这个还要循序渐进,存量不变,重点在增量上。在这方面,我建议我们的数据库、服务器在解决安全的情况下,不要政府自己购置,而是采取市场化外包的形式。此外,我认为,我们的电子政务现在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传统的门户网站上,这已经落后了。电子政务重点要发展政务微博,政务微博实际上是电子政务的延伸,是一种新的形式,应该实现门户网站与政务微博的互动。

记者:我们在调研当中也发现,中央领导非常重视互联网建设,基层也很重视,但也有些层面的领导不重视,这是为什么呢?

蔡奇:我们的广大领导干部对互联网一定要有一个“革命性”的认识。现在我们的基本方针是以管为主,管理肯定是要的,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是以用为主,不是以管为主。以用为主,管用并举;以用为主,以用促管。这才是正确的。为什么呢?黑格尔说过,给婴儿洗澡后,不能把婴儿连同脏水一起倒掉。有的学者总结北非、中东一些国家的教训,认为是互联网充当了帮凶,其实这是个误导。互联网只是个工具,拿到谁手上,它就为谁服务,它本身是没有标签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互联网看成是洪水猛兽,推到对立面去,特别是微博客、社交网络这一块。最根本的一条,躲是躲不开的。我们不能隔网喊话,不知道里面什么东西,甚至认为网络一塌糊涂。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不懂和不关心网络,主要是怕引火烧身,怕带来风险。最近有很多人问我,如果网上有人拍砖怎么办?我说你既然上网就要有雅量,我们上网为了什么?不是只听好话,只听赞美之词,而是要听不同声音,要听批评的声音。好话听太多了,没必要,不同声音里面往往有不少真知灼见,有我们需要反思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经得起拍砖。在这方面我是最了解的,这两年,酸甜苦辣我全部都经过了。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