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最近,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发布微博需完成真实身份认证。你怎么看真实身份认证和微博实名制?您感觉网络对于改造我们的学习有多大作用?
蔡奇:实名制当然好了,尤其是官员微博。官员开微博,如果是潜水的,它不叫官员微博,就是个普通网民的微博。你是某某官员,你就敢于实名,一定要实名。现在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我实名了以后,怎么处理好职务和个人的关系,我觉得这个要区分好,但是也不要太较真。我们不要规定得太死,弄得官员最后连开微博的积极性都没有了,最后就真的是束手束脚了。我们有8000多万党员,如果大家都能上网发发声音多好呀!现在我们的正面声音还不够,5亿网民也需要引导,情绪也需要理顺,有些诉求我们要去受理。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漠不关心。
关于学习,我认为,当下要下大力气改造我们的学习。我们不能老讲官话、套话,这种大话,老百姓当然不愿意听了。我们要改变文风,包括话语体系都得改。我们有些官员之所以与群众总讲不到一块儿,说到底是我们的文风、学风有问题。总拿着稿子念,没有自己的话。官员的微博,如果都是文件,都是领导讲话,这种微博谁看?谁跟你互动?微博当然要有点个性的东西,要有自己的话语。网友都十分愿意看到你的另外一面,生活的、文化的,还有一些见闻什么的,丰富一些,不能说你组织部长你只能讲干部工作,其他的不能讲。当然,官员微博与百姓还是有区别的,比如说上班时间你还是要有纪律的,起码要注意两点:第一,上班不能发。有的人说,上班为什么不能发呢?我说,为了防止让人留下口舌,我们宁可严一点,上班不发。第二,不要去跟人家打口水战,不要自己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
记者:2000年6月19日本报发表了《落日的辉煌》一文,文章的副标题是“17、18世纪世界变局中的康乾盛世”。文章说的是康乾盛世到清末的近100年的时间,中国丧失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世界第一次一体化的历史机遇,最终被西方列强豆剖瓜分。那么,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信息革命所引发的再一次更为广泛的世界一体化,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蔡奇:就开放而言,我们现在是看清了世界一体化和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大势,否则我们也不会加入WTO。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国际事务,全球治理。就全球一体化来讲,互联网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当然,这个还不能仅仅从经济角度,还要从社会角度看问题,因为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所以这里面带来的就是国家安全问题,对此,我们不能不考虑。从互联网本身来看,现在关键技术还掌握在西方手上,所以我们要下大力气研发我们的自主软件。还有网络立法问题,这次我提交了一个议案,就是尽快就网络安全立法。关于网络问政,我认为不能一哄而起,如果办就要办好。像政务微博,很多是奉命开的,开完以后它更新慢、更新少,或者就干脆不更新了。微博是每天要更新的,不更新还算什么微博。我是1995年开始触网的,现在我们浙江的组织部门全部都开了微博,省委组织部就有7个官方微博,95%的主要干部都开了微博,可以说,网络的开放给我们的组工工作带来了新气象。
记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互联网建设与文化的发展繁荣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何看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蔡奇:网络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当然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省里制订文化计划,在征求意见的时候,开始没有网络文化,后来我就提建议,先进文化建设如果不加上网络文化,那恐怕有点out了,后来就加上去了。网络文化是很重要,但是当前要净化我们的网络文化环境,网络里面有很多肮脏的、低俗的,甚至有一些违反法律、宪法的言论,我们要净化这些不健康的东西,体现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现我们的主旋律。关于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现在看报纸的人群在逐步减少,大家获取信息主要是靠网络。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冲击,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应该还是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的。比如读书,读纸质书与跟看电子书完全是两个感觉,这就是文化习惯。读纸质书有那种书香的感觉,这是电子书不可替代的。但是网络文化不可忽视,我们很多专栏作家现在其实都在网上,网络本身就可以催生新的文化,但新文化并不排斥传统的元素,把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与新文化相结合,这才是媒体的发展方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