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民主与法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同样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条件。因为国有企业的国有性质,其很难以政企分开的形式完全划清与公共权力的关系,所以其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具有公共权力部门的某些性质与特点。既然完全的政企分开不可能,国有企业带有相当程度的公共权力色彩,那么,对其的监管与制约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涵括于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因而也就必然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我国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包括对其不当延伸经营领域的监管、对国企高管收入的监管、对国企预算的监管、对垄断国企员工收入的监管、对其服务质量与价格的监管之所以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对国有企业反垄断的举措之所以难以落到实处,原因之一就在于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与制约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更深层的是一个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体制完善的问题。
其四,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利于遏制权钱交易即经济学所谓的寻租。只有建立一个能够对政治权力从外部和内部进行有效监督、制衡的民主体制,才能将政府官员通过随意干涉经济而寻租的可能性切实降下来,从而有效减少经济活动中的寻租现象,打破权力与资本的联盟,将政治权力的精力用到该用的地方去。在健全的民主体制中,由于监督、制衡、惩戒力量的强化,政治权力对于经济的直接不当干预将越来越难以实行,政府官员寻租行为将越来越不敢为、不能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在市场经济中得到更好的贯彻。相应地,寻租活动的成本与风险将大为上升,收益则大幅下降,寻租成本最终将大于寻租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权力寻租自然愈益减少。相反,如果民主机制迟迟不能健全完善,公共权力依然缺乏有效监督与制约,公职人员为谋取部门或个人私利就不会停止对经济的直接不当干预,权力与资本的联盟就难以打破,不仅寻租活动会泛滥,更严重的是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为在资本依靠垄断、寻租以及各种非市场的方式就可以获得财富的情况下,真正竞争的市场环境与合理有序的市场秩序是难以有效培育起来的。既然通过种种非市场的不合理方式就可以获得大量利益,那经济活动主体还有什么动力去改进技术、加快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呢?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缺乏内在动力,因为要转变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就意味着要调整既定的利益格局,而这必然要遭到原有体制下强势既得利益的顽固抗拒。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愈是受到阻滞,经济转型的难度就越大。
其五,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协调与公平化。就我国来说,公权力是收入分配调节的主体且其本身往往涉入社会的利益纠葛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民主参与与强大的民主压力,除非问题已极为严重,公权力往往难以对社会的收入分配做出相对切实公正的调节尤其是保证一次分配的公平合理。收入分配又涉及各个群体与阶层之间的利益分割,如果社会普通民众缺乏利益表达与博弈的制度机制,强势群体对于社会财富的不当占有就无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正如我国学者蔡定剑指出的:“在缺少民主制度制约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情况下,政策总是朝有利于既得利益方倾斜,或者通过权钱交易,向有钱的一方偏斜。……如果我们连公众参与的机制都没有,还有什么力量能限制权力与金钱的结盟?有什么手段可以防止贫富差距的拉大?……改革应该是政府和社会、富人和穷人、社会精英和公众互动的结果。”可以说,没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就很难保证公民充分的社会权利,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化,并不断推进改革成果的共享。
其六,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将为公共权力的治理赢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同。长期以来,我们党和政府的治理之所以赢得广大人民的认可,一是由于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革命战争胜利基础上历史形成的,具有历史的正当性;二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斐然,公共权力的治理正当性具有绩效的保证;三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不断健全。历史的正当性指向过去,并不能确证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也不可能长期保持高速度,随着改革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必然会动员更多的公众参与从而使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成为必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和政府的治理要继续赢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同,就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民主制度机制。如果我们仍旧将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投入经济建设领域——这当然有利于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经济一旦出现停滞,几乎全部责任与风险也只能由公共权力承担,因为公共权力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与重要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权力的社会认同基础将受到严重的冲击。而如果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进一步完善,由于经济的决策与行为分散在整个社会,即使经济发展出现问题,公共权力所承担的责任也比其自身作为推动主体的情况下小得多。民主体现着人们的自主自治,人们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自主行为,当然也要自我负责。
以上几点的分析尽管并不全面,但已表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对于改革攻坚全局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实,这样一种情况也符合中国改革自身的逻辑演进。因为中国的改革是由政治权力主导的,随着改革由易到难的推进,政治权力系统本身的进一步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自然会成为改革攻坚的重要所指,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然成为改革整体推进的内在要求。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必将推动社会主义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政治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必将推动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迈向更高的水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