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值得追索的是,这个财力并不雄厚的桑植县,在“高薪养医”并不现实的情况下,是如果让医务人员割舍药品差价的“剪刀差”,来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这一顽疾的呢?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又回解放前”、“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面对高额的医疗费,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经典”段子。
交150元人民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就可实现乡镇卫生院住院全报销,小病小痛等花费在150元以下的参合农民,只要到门诊就医的,也可报销60%。2011年8月,国家级贫困县——湖南桑植县开始触碰中国改革最艰难的区域医改。该县34.2万农民在全县46个乡镇卫生院住院都能享受全报销政策,一个中国医改的“神话”被传开……
在经历陕西神木县“免费医疗”的沸沸扬扬之后,桑植的各级政府,最不愿被问及的就是“桑植和神木比怎么怎么样?”。
巨大悬殊的经济基础背后,如果说神木县医改依赖的是丰富的煤矿资源所带来的“财政优势”,在全国鲜有可复制性,那么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桑植的医疗改革,却在告诉人们,它似乎可以成为一个可复制样本。
“其实,在我们这里能做到的,放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做,就看想不想做。”湖南省桑植县卫生局局长陈俊文说。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头顶“国家级贫困县”帽子20多年的湘西山区县,是如何突破医疗改革困局,实现乡镇卫生院住院全报销的?
尽管严格说来,湖南桑植县“试水”农民看病“全报销”,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免费医疗,但这样的准免费医疗模式,依然让人向往。事实上,在施行基本药物制度之前,包括湖南桑植在内,中国各级医疗机构普遍通过药品差价销售赚取利润,以解决医务人员工资、绩效的不足,即所谓“以药养医”。
在实施医改前,地处湘西边城的桑植县,县乡医院药品差价率高达64%。
值得追索的是,这个财力并不雄厚的桑植县,在“高薪养医”并不现实的情况下,是如果让医务人员割舍药品差价的“剪刀差”,来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这一顽疾的呢?
“逼”出来的医改
“没办法,我们是不得不改呀。”拟订“全报销”方案的带头人、桑植县卫生局局长陈俊文的话,出人意外。
2009年8月,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9部委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桑植县作为湖南省最后一批改革县,必须在2011年6月20日之前改完。在陈俊文看来,这是桑植县实施“全报销”的命门所在。
陈俊文介绍,国家在2009年开始推行基本药物制度,要求取消药品差价销售,而桑植作为湖南省最后一批改革县,是在2011年6月20日之前完成改革的,这其中颇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
桑植县卫生局局长陈俊文坦言,药价“剪刀差”消失后,桑植各级医院的收入一下子少了1000多万元,乡镇卫生院的运转和医生的待遇保障都成了大问题,县财政至少要掏887万元来补贴乡镇医院。
这对于2011年可支配财政收入只有1.92亿元的桑植来说,似乎是痴人说梦!
焦虑之下,陈俊文很快想到了全国“医改明星”——陕西神木。早在2009年3月,陕西神木县在全国率先推行“全民免费医疗改革”——凡是拥有当地户籍并参加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患者,在指定的乡镇医院住院开支200元以上、县级医院住院开支400元以上部分,均由县财政全额埋单,每人每年的医疗费用最高可以报销30万元。
按照神木县的测算,人均参合基金达到440元,就可以实现全民免费医疗,而在实际运行中,只要达到358元就可以全民免费。
陈俊文的底气来自新增的一笔可观的新型农村合作基金。
围绕农村参合基金,陈俊文反复推敲细算过一笔经济账。 根据国家规定,参合农民每人交纳30元参合费,国家财政代付200元,人均参合费用为230元,据统计,2011年桑植县参合人数达34.2万人,新农合基金约7873万元,在这之前,桑植县的新农合基金只有4000多万。
桑植县2011年人均参合基金为230元,改革前期先实行农民乡镇卫生院看病全免费应该可行。如果将桑植县的7873万参合资金按乡镇医院、县级医院、县外医院分配,2012年桑植县实施乡镇医院住院全报销,至少有2600万元资金保障,比1600万还要多出近千万的预算。
因此,桑植只是实施乡镇全报销,资金不是问题,完全在参合资金可承担范围之内。
三方受益的制度
在“全报销”制度链条上,参合农民成为最大受益者,乡镇医务人员的待遇得到保障,作为改革主导者的桑植县政府也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舆论支持。
“全报销”制度规定,桑植县所有村民,只要交纳每年30元的参合费用(实际参合费标准为230元,中央、省、市财政代缴200元),即可以领到一本参合医疗证。持证者生病后,普通门诊报销60%费用,住院费用在150元以上的部分,全额报销;小病小痛等花费在150元以下的参合农民,只要到门诊就医的,也可报销60%。
如今这一制度实施9个月来,桑植“全报销”政策已经令11392名参合农民受惠。
桑植县澧源镇朱家冲村庙郎组的王月英,患有类风湿性关卫炎、骨质增生,一次住院花了1113元,在全报销政策的惠及下,她只要负担门槛费150元,就可治疗出院。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其余的,自己就不用管了!”
此前,死扛便成为王月英对付病痛的惟一选择。在中国湘西的偏远山村,这是最为常见的办法。
湖南省桑植县卫生局副局长全教龙认为,桑植以前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起付线为100元,报销比例80%,实际报销比例为66%;实行全报销后,尽管起付线增加,但由于150元以上100%报销,实际报销比例增至84%。
不惟参合农民,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和作为政策主导者的政府也是制度“链条”上的受益者。
作为配套制度,桑植将“全报销”医疗定点机构医务人员纳入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同时采取绩效考核机制,绩效工资比照公务员津补贴标准执行。这样一来,保证了医务人员的待遇。
医改实施后,桑植全县46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全部比照国家公务员的标准,由县财政负担,这一项支出,全年估计在800万元左右。
过去,医生要为自己的饭碗打算,药价虚高的现象成为广受社会诟病的焦点。现在,医生要想多拿钱,就必须把工作做好,这是惟一的途径。
桑植县廖家村镇卫生院院长朱红军认为,“全报销制度”实施前,卫生院工作人员平均工资为每月1200元左右,现在达到了每月1600元左右。
按照桑植县卫生局的统计,在实施改革后,全县46个乡镇卫生院中,有80%的卫生院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得到了提升,平均每人一年比以前可多得2000元到3000元。
另外,作为改革主导者的桑植县政府也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舆论支持。
国务院医改办和卫生部领导曾在去年11月份来桑植调研,并对“全报销制度”予以肯定。
可以推广复制吗?
解决乡镇一级全报销后,湖南桑植县正在酝酿将这一制度向县级医院推广,即参合农民在县级医院住院,也可享受全报销待遇。
据湖南省桑植县主管卫生的副县长王云透露,桑植如果实行县级医院全报销,资金缺口大约4000万元,“而根据测算,只要2012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达到300元,县级医院全报销就可以实现。”
事实上,桑植的“全报销制度”,在湖南并非孤例。
本网记者了解到,早于桑植县半年多,位于湖南南部的永州蓝山县,2011年元月份即开始在乡镇卫生院试行“10+100”模式:参合农民10块钱门诊看病,100块钱住院治病,其余部分新农合报销。
2011年8月25日,借鉴“桑植模式”,怀化麻阳县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只需缴纳起付线100元,基本医疗费用予以全额报销。2012年元旦起,麻阳县在县级医院也开展了类似制度,县一级医院起付线定为300元起、县二级医院起付线600元。
今年2月20日,湖南省卫生厅决定在今年开展十大卫生惠民措施,其中第一条就是推广上述三县做法,要求各地在今年内列出推广时间表。
这意味着,桑植、蓝山和麻阳三县的“全报销制度”,将在湖南得到复制。
陕西神木的医改因地方财力悬殊,可能会让人有疑虑;然而桑植的改革却让人看到,即便地方财力不充沛,但只要充分利用参合基金的增幅,微幅提高参合农民缴纳的起付线,住院全报销、免费医疗完全是有可能的。
桑植县卫生局副局长全教龙至今还清楚记得,湖南省卫生厅党组书记肖策群在调研“桑植医改”后,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桑植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桑植能做到 的事,张家界就能做;张家界能做,那么怀化、湘西就能做;长沙、株洲、湘潭就可以做,湖南就可以做,中部省份就可以做,全国就可以做。”
舆论普遍认为,“以药养医”是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一道硬坎,将医生纳入公务员管理,或从制度层面就医难、看病难、医疗腐败、医生吃回扣等医疗体制顽疾的解决,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