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生代农民工自主选择机会

给新生代农民工自主选择机会

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追寻幸福,除了自身的努力外,社会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作为多年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和父辈不同的人生追求,社会要尊重这种追求,并帮助他们获得自主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和机会。

“融不进城市,回不到农村”的边缘化

“他们和父辈是不一样的,父辈是扛着编织袋,他们是拖着拉杆箱进城打工”,张晓山说,新生代农民工有着鲜明的特点,和父辈相比,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观念比较解放,对乡土的归属感比较少,更渴望享受现代的文明,认同城市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他们并没有被城市接纳,无论从身份认同还是具体权益的享受,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会非常大。

同时,在工作方面,他们希望有更多的自由和闲暇,较抵触重体力劳动,可自身的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不是很对称,往往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状况。“融不进城市,也回不到农村”,心态和能力双重的不平衡让新生代农民工被边缘化,从而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做人”的尊严和“做事”的能力

对于本报长丰街打工者的系列报道,张晓山表示十分认同,他说,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是要在观念上接纳,更是要在能力上给予他们培养。

“首先,在价值观念上,要真正给予他们平等的待遇”,城市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在文化、娱乐、上层建筑层面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尊重,“比如说,如果没有黑网吧,政府能给他们提供文明的书屋吗,能为他们提供音乐会、美术展吗,能给他们接触艺术的机会吗?”张晓山说,政府要为他们提供接触到先进文明的条件,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为他们融入城市提供指引。

另外,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收入的剥夺实际是能力的剥夺”,张晓山说,如果不给新生代农民工能力,即使给了他们机会,他们也没有办法利用机会发展。政府应该根据需求导向,包括社会的需求和农民工自身的需求,采取各种各样的培训,使他们的能力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转变、产业升级换代的需要相符合。

“自主选择”最为可贵

一个人最大的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张晓山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得到了“做人”的尊严和“做事”的能力后,他们更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有的农民工会选择在城市发展,也可能很多人在城市见过世面后再回到家乡创业”,张晓山说,他在江苏苏北遂宁地区考察时了解到,那里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在进行农村电子商务的创业,带动几个村的物流、快递服务业发展,从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延伸,促进了当地产业链的兴起。留在城市还是回到乡村,都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选择权利。

张晓山指出,在城镇化、工业化的浪潮中,更应该注重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他们有生存权和发展权,比如拆迁时合理的补偿,让农民在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如土地时,必须给予相应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就业培训等,使他们能够“进退有据”。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