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国家的政策导向层面看,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核心是促进公平正义。这对落后地区来说涵义深刻,给这些地区获取新的资源、获取新的发展机会带来了很大的空间。各个省市自治区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从区域层面上说,都在制订和贯彻落实自己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沿海欠发达地区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这些过程,在参与之中,寻求自己的机会,找到发挥自己优势的着力点。
其次是客观的经济运行、经济发展中带来的机遇。一方面我国处在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之中;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已经进入到了规模收益递增驱动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产业结构出现了三个方面的增长极:一是重工业,二是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三是社会型服务。这三个亮点给沿海的欠发达地区带来了重要的机遇。
再有就是全国新一轮的重工业化,为沿海欠发达地区带来了很多机遇。从重工业化阶段来说,由于很多重工业都是大运量的,所以会首先选择临海地区和港口地区,加上现在我国受到了能源、矿产等资源短缺的约束,越来越依赖于向国外进口石油和矿产等能源。如辽宁的营口,广西北部湾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新一轮的重工业化,特别是以利用从国外进口能源矿产为基础的重工业的发展,给沿海欠发达地区以机遇。生产型服务业和社会型服务也是如此,同样都面临着机遇。
我国现在的人口、经济活动越来越向大都市地区集中,大都市又向中心城市转移经济和人口。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使一些城市融入到大都市圈当中,需要提到战略高度上来考虑,比如广西北部湾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如果国家将它作为重点开发区,它就应该和珠江三角洲加强密切联系,如交通、通讯、产业链等等,所以现在有了泛珠江三角洲;此外沿海落后的内陆地区,也应该想办法融入到大都市圈化过程中。沿海欠发达地区要寻求突破,面对当前这样好的环境,就应当认真研究决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实施方案都非常必要。地区的发展是非常复杂的,光凭一时的经验和兴趣是很难正确合理地把握一个地区的定位和战略对策的,应该认真研究、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富有远见的发展规划,推动沿海欠发达地区的突围。(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