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清水塘“脱重手术” 老工业区绿色外迁(3)

株洲清水塘“脱重手术” 老工业区绿色外迁(3)

核心提示:株洲市长王群表示:“我现在的心情很纠结,用一首歌来形容就是《忐忑》,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工作,不仅要‘控新治旧’,还要“还债”…… 35年里,湘江重金属治理走了一个轮回,其间的蹒跚举步,折射出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典型图景

绿色外迁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江表示,清水塘的搬迁是湘江治理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本网记者了解到,清水塘核心区有16平方公里,原有126家企业,主要从事冶炼、化工、建材等行业,2011年工业总产值248亿元。包括3家大型央企——中国五矿株冶集团、中盐株化、华银株电和智成化工、旗滨玻璃2家上市公司。

其中,株冶和株化两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级大企业,凭借100亿以上的年产值,一直是株洲乃至湖南工业发展的骄傲。

2011年底,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重金属污染治理重点工程正式启动,关停、淘汰、搬迁39家企业。据了解,关停、搬迁的企业大多是已被国家工信部列为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落后的工业企业,也有部分企业因地处环境敏感区、污染扰民、与城市发展规划定位不符而关停、淘汰或搬迁。

株洲清水冶化有限公司是关停企业之一。这家年产值1.5亿元、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是重金属铅锌污染大户。“我们原来还是骨干企业、红旗单位,年年都评奖,喊关停就关停了”该公司董事长刘新汉说,这家企业原有的300多个职工现在只留几个人,但刘新汉也表示理解,“这是根据环保要求,也没办法”。

近年,清水塘核心区已实现关停或搬迁企业36家,其余90家包括规模以上企业22家,规模以下企业68家。

陈君文表示,清水塘改造的基本思路是“整体规划,产业转型,绿色搬迁,分步实施”。株洲拟对22家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搬迁改造或关停;68家规模以下企业,属于配套企业的,随母体企业搬迁,污染严重的予以关停。

湖南昊华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国新表示,如果要进行搬迁,如何妥善安置员工是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

“我们现在最担心的,一是职工的稳定问题,另一个就是企业的发展问题。”据曾国新介绍,“如果要去较边远和偏僻的地方,员工可能不愿意去,重新招聘的成本是非常大的”。

而选址则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新搬迁的地址要更多考虑企业运输的半径、原材料的供应等。他希望国家政策能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

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管委会于2009年出资成立了株洲循环经济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据总经理陈红云介绍,该企业“专为治理清水塘地区污染”而设立,对于株冶、株化等这些企业做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对株冶将进行体制改造,对于株化则采取整体搬迁的方式。

株洲官方的计划是在“十二五”期间,株化清水塘生产区的装置拟将全部转移或者淘汰,搬迁到株洲攸县某工业园,腾出全部约80万平方米的地域空间和环境容量空间。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跨过的旧坎,甚至还会埋下新忧。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雷鸣在《清水塘工业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总体实施方案》评审会上,对搬迁能否根本解决污染问题提出了质疑。

雷鸣认为,不能一搬了之。如果搬走的企业还是采取过去的传统技术生产,毫无疑问,仅仅是转移了污染源而已。搬走的企业,如何实现产业升级,不对当地的环境再次产生破坏,才是治理的根本问题。

株洲市市长王群表示:“我现在的心情很纠结,用一首歌来形容就是《忐忑》,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工作,不仅要‘控新治旧’,还要“还债”。

在王群看来,清水塘治理的焦点是该地区老百姓的身体健康问题,需要攻克的难点是技术和资金的问题,关键在于该地区产业不应该是简单的升级,而是必须做到绿色搬迁。

经测算,整体绿色外迁需资金约483亿元,约有8450人需要重新进行就业安置,近3万农民需要进行避险安置,资金缺口和人员安置压力较大。此外,清水塘地区污染整治包括“三废”处理、水体净化、土壤修复等,环境修复的技术难度大。

今年全国“两会”上,湖南代表团以全团名义提交了《关于支持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实施产业升级企业整体绿色外迁建议》,请求中央对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实施整体绿色外迁给予资金支持和相关政策支持。

中盐株化集团环境保护部部长李景胜表示,株化的产业转移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方案,待前期准备完成后,将逐步实现“转移一批”的计划。目前,华银株洲电厂整体外迁项目已经立项。旗滨玻璃也在筹措整体外迁,现正在进行选址、评估工作。

跟据株洲市规划局公布的清水塘地区远期发展规划,这里将在完成环境治理后向着环保产业园的方向发展,清水塘传统的冶炼、化工、建材企业将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工业、环保制造业、物流等新型产业。

在打造新型工业区的同时,这里也将成为生态化园区。污水处理的管网系统建成之后,清水塘的下游将会建成一个清水湖,整个工业区将建设十余个绿地小公园……

听到清水塘企业外迁的消息,在清水塘住了一辈子的袁清光认为是一件好事。在湘江,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不是触目惊心的重金属污染,而是橘子洲上那红得刺目的硕大橘子、大片绽放的嫣红花朵。

春雨淅沥,暂时洗去清水塘老工业区上空的蒙尘,“以后这里会安静一些,空气也会好些吧?”袁清光表示,“如果能在家门口种菜,那就最好了!”。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