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解读三农重大政策创新

陈锡文:解读三农重大政策创新

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清华三农讲坛”第一讲日前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锡文以“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为主题发表演讲。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指导委员会主任胡和平出席讲座,并与陈锡文正式启动了“清华三农讲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韩俊主持讲座。

陈锡文指出,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处在一个较好的历史时期。其中有两件标志性大事:一是过去连续八年粮食产量丰收,从2003年的8614亿斤增加到去年的11424亿斤,年均增长350亿斤,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二是过去八年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相对较快,从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增加到去年的6977元,平均每年增加544元,这也是过去所没有的。

为什么这几年我国农业发展形势较好?陈锡文分析,这主要基于三点:

第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好,得益于整个经济发展形势好。我国近几年GDP增长一直保持了10.4%的年均增长率,这在世界上不多见。进入新世纪以后,GDP总量有了迅猛增长,从2000年的不到10万亿,增加到去年的47万亿多。财政收入增长也很迅猛,2000年的财政收入是13400亿,去年达到103700多亿。正是由于经济全局状况较好,很多农业农村过去想办没能力办的事情现在都有了条件,于是,很多政策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并得以落实。

第二,进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面对着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地调整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不断推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第三,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基层干部为追求美好生活付出了很多努力。

陈锡文说,正是有了这三个方面因素的结合才促成了如今良好的农业形势,连续八年丰收很不容易。他还预计,今年我国夏粮还会再次丰收,并且可以创造历史最高记录,他对今年全年继续保持丰收态势很有信心。

陈锡文着重回顾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如何不断深化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提升党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提升党在新世纪新的方针政策体系。

2003年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因此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几句话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因为这样对三农问题的表述在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中央已经敏锐地感觉到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增长之后,对于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要有一种新的视野和新的思维,也要有一种新的战略。

到2003年10月,中央召开十六届三中全会,会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会议还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发展,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中,把城乡统筹放在第一位,并提出要逐步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陈锡文说,回顾过去这九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确实有很多了不起的进步。

2004年,中央召开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定下了基调。

2004年,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非常鲜明地提出,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一判断对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更加有力地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到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指出这不仅是长远目标,也是当前工作。同时提出农村必须推进的五项工作: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这个判断非常符合实际。

在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均等化的最大差距就是城乡差别,要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到了2007年党的十七大,有一个大的迈进,会上提出两句话:第一句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第二句是逐步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可见,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明显深化。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