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谋杀了中国的大学生

谁谋杀了中国的大学生

2011年08月29日

又到一年开学时。据媒体报道,开学季到来,除了数码城一如既往的热闹之外,今年汽车4S店也提前进入“金九银十”。买几件新衣服,买最新款的智能手机,买品牌笔记本电脑,买像素千万以上的数码相机……这些万元左右的入学装备早已不能成为大学新生“入学行头”的代表,随着高校新生入学季的到来,新生的入学装备也在以“几何级”速度飙升,电脑、手机、相机“三大件”已被认为只是“刚性需求”,汽车甚至股票、房子这样的“入学新三大件”成为新流行。网友质疑,大学究竟是学习的地方,还是炫富的地方?我在新书《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无奈》中,对我们的教育体系和教育价值观深表无奈。

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董藩,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教授。两位看似毫无关联,却因敲响中国高等教育的警钟而被纠结在一起。药家鑫让我们悲愤地看到了漠视生命的又一个版本。2009年“杭州飙车案”,“官二代”同伴围在死者身前嬉笑的场景曾经灼痛着公众的眼睛;2010年李启铭在校园内将两名女生撞成一死一伤后,又嚣张冷漠地喊出“我爸是李刚”。这些涉案的当事人都是在校学生,但是,如果一个差不多的案子能够一再翻版上演,我们就必须做出思考:是司法制度出了问题,是社会心理出了问题,还是教育体系出了问题?

先说说董藩吧,就是之前高喊“只有房地产才能救中国”的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教授,这个人太可爱了,最近又抛出一个言论,他对他的研究生说,四十岁之前赚不到四千万,就不要来见他。董藩在其微博上的言论一出,马上有评论说,“四千万”呐,就是四个“千万”,你的学生不是做房地产的吗,怎样叫“四千万”呢?就是千万要暴利,千万要心黑,千万要行贿,千万要强拆,只有这么四个“千万”,才能弄到你这个所谓的“四千万”。我发现我们的网民太有才了,总结得太到位了。但是,各位有没有想过,这个“四千万”的背后是什么?其实就是金钱至上、成功主义,也就是那些房地产商的价值观。

透过董藩事件和药家鑫事件,我们发现我们的价值观真是五花八门。药家鑫的同门师妹李颖,在网络上有这样一个言论说,要是她,她也捅,谁让你受害者去记车牌号呢?之后,网上很多90后80后, 还表现出自己对药家鑫的一种同情。这个事儿其实让我真有点无法理解。自古以来,杀人偿命,不管你捅几刀,终归是致命伤吧,那你是不是应该尊重基本的法律。 但是,看看律师的辩词,说药家鑫是“激情杀人”,还有专家说“药家鑫捅六刀是习惯性弹钢琴动作”。更搞笑的是,还有一种辩护说,这个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 “品学兼优”,获过好多奖。各位晓得他们是如何理解“品学兼优”的吗?关于“品”,药家鑫的同学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对同学、老师都很好,原来“品” 是这个“品”。“学”呢,药家鑫的辩护律师说他得过13次奖状,甚至还会弹钢琴,说他是一个学习非常认真的人。那我请问,如果按照这个“品学兼优”的标准,这种“品”跟这种“学”的人怎么会犯下这么恐怖的杀人案?竟然还有人同情他?甚至还用“品学兼优”这个观念,来回应我们这个社会对他的审判?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