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冲及:毛泽东留给中国的六种精神遗产(2)

金冲及:毛泽东留给中国的六种精神遗产(2)

早在20年代末,毛泽东就提出马列主义只是规定了世界革命的基本原则,但中国革命的具体做法要我们在实际中创造。1938年他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对“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1956年他修改的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稿中指出:不可能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只能有一个干篇一律的格式。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们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这一段话可以说是对他一贯坚持的中国特点论的总结。

坚持中国特点论,就是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尤其注重矛盾的特殊性。毛泽东论述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时说:“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同样,边建设边探索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规律,也不能不经历类似的层次和过程。建国初学习苏联,使我们一开头就从第二层次研究“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1956年否定格式一律的“统一式样论”,是要更好地在第三层次上探索“更加特殊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毛泽东提出“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从第一层次研究“一般”建设规律,落脚点仍是第三层次。

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说,今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应该从中国的情况、处境和所处的时代等特点出发。在新的历史时期他更加注重中国和整个时代的特点,继续运用“古今中外法”做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坚持“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956年初他找华北九省的书记和中央34个部的部长来汇报和讨论问题,1961年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自己主持三个组去三省调查。这些都是为了寻找一条“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的“适合中国的路线”。

毛泽东始终不忘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必由之路同民族特点统一起来,这就同教条主义、修正主义和民族主义等分道扬镳,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列主义。特别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面对苏联领导人的高压,他宁可决裂,也不走老路、不当附庸,坚持独立自主,继续新的探索。邓小平弘扬这种精神,在80年代初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上世纪末从莫斯科开始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为什么对中国“不灵”?“奥秘”之一正在于此。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毛泽东留给中国的第四件遗产是骨气。骨气,这是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有尊严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精神品质。骨气,说白了,就是要有脊梁骨:没有脊梁骨,只有任人欺侮、任人宰割、任人凌辱,是一个永远站不起来的可怜虫。毛泽东的一生,是挺起脊梁、进行战斗的一生,是永不向强权和邪恶势力低头的一生。

正是有这种骨气,中国人民团结在联合抗战的旗号下,打败了凶顽的日本侵略者。正是有这种骨气,中国敢于在朝鲜跟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叫板!

什么是骨气?“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就是骨气。

最初,在讨论是否入朝作战的时候,以林彪为首的反对之声特别多。但是毛泽东相当坚决,初衷不改。他于是找来了彭德怀。

彭德怀是个从不隐瞒自己观点的人,直言道:“昨天晚上我几乎一夜没有睡着。我以为是沙发床的关系,此福老夫享受不了,就搬到地毯上,还是睡不着。我想,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既然要来侵略,我们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争个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如果美国决心同我作战,它利速决,我利长期;它利正规战,我们利对付日本那一套。我们有全国政权,有苏联援助,比抗日战争时期要有利得多。为本国建设前途着想,也应该出兵。”毛泽东听了彭德怀的话非常高兴。这让他吃了颗定心丸。毛泽东在会上强调说:“我们国内当前存在着一些困难,这是事实。但我认为今天老彭的发言一针见血,很有说服力。现在是美国人逼着我们打这一仗,犹豫退缩、担惊受怕都没有用,这些心理和情绪正是敌人所希望的。现在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在敌人进占平壤之前,不管冒多大风险,有多大困难、必须立刻出兵朝鲜。”

毛泽东重申了他的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观点,号召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他指出:“出兵朝鲜,不仅仅是为了抗美援朝,更重要的是为了‘保家卫国’,此举有关新中国的尊严,尊严不是无代价的,尊严在勇者的剑锋之上!”

毛泽东的话终于说服了大多数同志。许多持反对意见的同志权衡利弊,纷纷表示同意毛泽东同志的意见:出兵朝鲜。

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

毛泽东留给中国的第五件遗产是大气。所谓大气,就是要胸怀天下,眼界开阔,高瞻远瞩。毛泽东不只领导中国革命,还经常扶倾济弱支持各兄弟国反帝反霸事业。抗美援朝、抗美援老、抗美援越……这使他不仅在第三世界赢得了崇高声望,也赢得了第二世界和第一世界政治人物的由衷敬佩。这种大气,迅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著名的“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960年,阿尔及利亚爆发革命。阿尔及利亚人民要面对欧美强国法国和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戴高乐。毛泽东谈笑风生地鼓励革命兄弟:前几天,我看到古巴朋友,他们胜利较快,两年多就胜利了。开始时只有82人从墨西哥坐一条船到古巴,不会打仗,打冒险的仗,结果82人就给搞掉70人,剩下12人,菲德尔就是其中之一。12个人怎么办呢?他们就转入山区,改变了策略,这样就发展起来了。后来也还有些挫折,挫折教育了他们,最后取得了胜利。古巴人口比阿尔及利亚少,只有600万人。美帝国主义离他们也很近,飞机去只要半小时。他们打了两年多,我对他们说,现在你们比我们强,我们打了22年,你们只打了两年多。

这就是那篇著名的《被压迫的人民就是要不屈服》。

文中还激情澎湃地写道:帝国主义分子及其走狗人数很少,他们最多只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法国有4500万人,但不是统二的,大部分是劳动人民,是被压迫的,你们要在法国人中做工作。你们在法国有40万阿尔及利亚人,利用他们做反对法国殖民者的工作,来帮助你们。美帝表面上强大,但有弱点,引起很多人的反对。南朝鲜的人民就起来反对美帝及其走狗,土耳其、日本的人民也广泛地起来了。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