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斯:欧盟对华策略为何不成功?(3)

福克斯:欧盟对华策略为何不成功?(3)

欧盟在与中国关于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对话付出良多,并且已有成果。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双方关系的头等议题,欧盟帮助中国改变了此领域的国内政策。现在中国认识到了气候变化的危害,并且把减排和集约型经济作为优先发展方向。现在欧中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如何在向低碳经济转变的同时,保持增长不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的首要目的在于,与欧盟在气候变化上的接触将促进而非迟滞其经济发展。它期望各个成员国提供其持续发展所需的投资和技术,期望欧盟的资金帮助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中国地区。

在能源问题上,中国的目标是与欧洲能源巨头成为伙伴。中国仍不情愿更广泛的合作,尤其是在进入国外能源市场问题上。欧盟的当务之急是,使中国提升其能源效率,并在保证能源安全方面更为透明。

对华贸易关系失败

再没有什么比欧盟对华无条件接触政策在贸易关系上的失败更为明显的了。2007年,整个欧中贸易额达到了3000亿欧元,使得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到了2008年,欧盟1980年代的对华贸易顺差变成了1690亿欧元的逆差,接近于美国的2660亿美元(1990亿欧元)。这个趋势到现在也未改变。这不单单是中国商业力量成长的结果,还在于欧洲公司在中国遭遇了一系列的非关税壁垒,以及各个地方的恣意决定。

欧洲和美国的谈判者错误认识了其与中国的协定。他们寄希望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会加快市场改革和法治进程。但中国却把获得该成员资格作为改革的结果而非开始,政府对经济的介入有增无减,尤其是五年规划的实施。欧洲贸易官员认识到他们对于中国的产业政策无能无力。

欧盟对中国的贸易在2008年之前一直保持平衡。2008年的全球危机打破了这一平衡。对华贸易逆差对成员国的影响并不均衡,这样就使得各个成员国的分歧进一步加大,欧盟也就更加难以采取一致态度应对中国。甚至于德国对华逆差也在逐步增加,由于中国出口的货物提升了价值链。

世界范围的衰退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中国经济的分量。中国的贸易顺差不会很快结束:中国对欧出口不会像进口欧洲货物那样衰落。中国巨大的金融储备使得它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主要债主之一,而且北京正在进一步对其外汇储备多元化,以分散美元风险。正如一些欧洲领导人所认识到的,这次危机为欧盟和中国互相投资对方的经济和金融体系提供了机会。

欧洲需向“互惠接触”努力

无论是追求立竿见影的成效,还是使中国顺从欧洲的目标与价值,欧盟的对华无条件接触政策都收效甚微。甚至是最大的几个成员国也发现,中国的谈判者更强也更有条理。尽管积极支持对中国货物开放欧洲市场,英国也没能说服中国开放其金融服务领域,或是增加其对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承诺。尽管外交具有商业性,法国也意识到其对华贸易逆差暴增,并且现在还担心由于其在人权和西藏问题上的立场而受到中国冷遇。意大利和西班牙支持对华反倾销,但这并未影响中国的贸易或是给其纺织和制造业以缓冲空间。德国与中国之间的强劲贸易产生的不良结果要少得多,但中国对默克尔政府在人权上的坚持不予理会。

然而,欧盟——经常与美国联合——在对华政策上已经取得尽管小但却真实的变化,这一事实表明,当面对一个团结的欧盟时,中国不得不在目标问题上改变立场。欧盟应该放弃通过无条件接触政策改变中国的企图,转向一种能够实现其紧迫目标的战略。无条件接触战略应该让位给“互惠接触”,这个新的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方式包括两个原则和两条标准。这两个原则是:欧洲对华援助应集中在削减过的政策领域,欧盟应使用激励措施和影响力来确保中国的投桃报李;这两条标准是:与欧盟相关,对欧洲的集体努力将会改变中国政策的务实期待。即,削减和互惠、相关性和现实主义。

要在实际中运用这四个以“R”开头的互惠接触政策,意识形态上的自由贸易者须认识到,拒绝把市场准入作为政治工具使用将难以应对中国。乐善好施的重商主义者应意识到,如果只重视经济上与日美展开竞争,而拒绝在政治上勇敢面对中国,欧洲将变得无足轻重。完全的实业家须看到,协调一致的欧洲势在必行。欧洲的追随者应懂得,如果不重视对华关系就会破坏欧洲整体的对华政策。

“互惠接触”并非是一种遏制中国的进攻性战略。欧盟必须把中国视为全球伙伴,并接受其历史性的崛起。这里想要说的是,欧盟应该在中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渴求。互惠接触意味着,加强欧中联系,同时在与中国的谈判中更为强硬,进而使得双方互惠互利并且更加开放。要实现新的战略,欧盟须合理化与中国的沟通渠道,改进各成员国协调对华政策的方式,并使欧盟机构更有效率。此外,还应该投入资金,在中国语言、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培训欧洲官员和经理人,通过此来增加对华专门人才。还应该使北京同意,增加欧盟官员对中国政府机构的了解。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