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土地流转春晖模式:资本下乡可走多远?(2)

湖北土地流转春晖模式:资本下乡可走多远?(2)

二问:种植规模化了 风险如何控制

据了解,湖北省当前土地流转涉及农户118.2万户,农户之间流转的比率达62.6%,受让方为合作社、企业和其他主体的分别占11.1%、14.4%、11.9%,已经超过37.4%。

余爱民等专家分析认为,大规模流转在获得规模效益的同时,也把千家万户的风险集于一身,从而加大了风险。

一是经营风险。目前,一些地区农民比较欢迎的土地股份制合作社不能在工商部门登记,无法取得机构代码,没有法人身份。谭伦蔚说,没有法人身份,到银行就开不了户,包括贷款在内的融资都受到影响。资金链就可能存在不规范和漏洞的可能,市场变化突袭时很容易出现“大损伤”,合作社和农户社员都会受到影响。

二是管理风险。规模越大,管理越难。目前春晖集团10万亩的土地流转规模,主要采取股份制合作社、长期租赁和季节性流转等三种方式。由于涉及耕地多,主要依托合作社模式进行管理。集中规模经营要求经营思维和管理模式都要现代化,否则就是用小农思想“种大田”,风险难挡。

三是维稳风险。土地不仅是农民的温饱来源,也是就业岗位,还是最低生活保障,还起着稳定农村社会平衡协调作用。流转大户作为庞大的经济体不同于一般的大型企业,如果外部环境稍有变动,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返乡潮,大量农民想要回土地;或者内部管理出现问题,经营不善引起经济纠纷、分配纠纷等等,都容易成为不稳定因素。

谭伦蔚也认为,大规模集中后,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就系于企业一身,具体而言就是企业决策人。“如果我做不好,决策失误,误了一年收成不说,还将影响所有的合作社社员。”

探索三:集体分配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春晖模式”从一开始就考虑设计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农民的土地收益。

记者在“龙岗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章程上看到,按照“农户保底又分红、公司参股不控股”的原则,春晖公司以农机入股占49%,村集体和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占51%。合作社对农民采用“B(以360斤中稻谷作为保底租金)+X(盈余分红)”的分配机制,并规定,X不能为负数。  

湖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表示,在新一轮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过程中,坚持集体所有制和村民自治两个原则非常重要。因此,“春晖模式”的最大亮点就是坚持了集体所有制,在土地经营权属利益分配上实行集体分配,同时组建生产管理合作社,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并让农民多一份打工收入。

邓大才也认为,这种分配模式兼顾了土地作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农民劳动力收入,为传统农民增收分裂出一个新渠道,这是“春晖模式”受到农民广泛欢迎的根本原因。

2011年,龙岗土地合作社经营收入781.68万元,分红金额48.27万元,按股份结构,春晖集团分红23.65万元,农民分红24.62万元。入股农户每亩租金折合385.2元,每股分红41元,加上惠农直补资金,亩均收入541.61元,返聘进入合作社打工的村民还另有一份劳动收入;负债多年的龙岗村当年集体收益约5万元。

刘顺田告诉记者:“因为去年是探索,只种了一季水稻,入股村民亩均收入就增加了50元以上;今年多种了一季小麦、油菜等冬季作物,利润一定更高,年终农民分到的红利也更多。”

今年元月4日,参与流转的农民第一次领到了分红。龙岗村10组的村民、62岁的王玉兰告诉记者,她家17亩地去年总共领了7500元,此外她以农技工人的身份在合作社的地里做了4个月,挣了5500元。王玉兰说:“两个儿子出去打工十几年了,家里地我一个人种,肩挑背扛一年,也就万把元收入。前两年离家远的四五亩地都给撂荒了。现在,种的还是那几亩地,收入还多出了打工的一份钱,真是划算。”

邓大才分析认为,分配坚持集体分配原则,管理坚持村民自治原则,两项叠加相得益彰,这种经验非常具有借鉴性。“在我们多年的调研中发现,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中最为重要的是基层政府和组织要培育出一个可与资本对话、谈判的角色,在利益出现分歧的时候有谈判权,可以建立利益妥协机制。这样既控制资本财大欺民,也给了农民一个表达利益和争取利益的平台。”

三问:“蛋糕”做大了 利益分配如何完善

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做大了农村生产经营这块“蛋糕”,农民能分得多少份额?对“资本下乡”,各界最担心的是稍有不慎,会影响到农民利益。

湖北省农经局副局长万自一说,当前土地流转工作中的矛盾与问题,根子上在土地流转对农村现有分配机制的冲击。分配问题关系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和流转成败等大问题,只有处理好土地流转中的分配问题,才能科学有序推进土地流转。

以龙岗村为典型代表的“春晖模式”,最大亮点就是在分配机制上取得突破,坚持集体所有分配。但是这种分配方式在农民中间也存在疑惑。

有农民提出,企业以农机折资入股,农民以土地折资入股。由于农民缺乏资金、技术、信息和市场资源,处于弱势地位,因而在折资入股时,企业往往更具优势。三汊镇同昶村农民何金桥就说:“农机一台几十万上百万,而一亩土地按照年产粮食的纯收入折资一般千元左右,哪折得过人家?再说,一台农机可以用很多年的啊。”

邓大才分析认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定价权实际上在转入方,承包经营权的价值普遍等同土地产出的价值,因此土地流转价格不可能体现土地的真正价值。“这里面相当复杂,责任不全在转入方,但确实可能存在不公。”邓大才说。

随着技术进步、农产品价格上涨,土地增值收益提高,农民的分配利益又如何保障?余爱民分析认为,像龙岗村这样整村流转的村庄,传统的农业秩序基本打破,农民收入主要以外出打工和经商为主,种田成了副业。他们对土地收益主要是纵向比较,觉得不下田干活还有收入拿很划算,但是在不断增加的土地收益面前,原先的利益分配协议只是暂时的。

专家点评:

专家认为,在我国农村土地撂荒问题日趋严重、农村人口大量减少的背景下,“春晖模式”所做的探索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以及未来农业生产经营出路等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是,目前最大的困惑就是政策模糊。谭伦蔚也表示,希望国家能明确相关政策指导和支持企业在农村创业兴业。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分析认为,春晖集团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农业生产管理合作社,生产的产品标准化了、质量好了,收益也高了。对我们这样一个在相当长时间内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数量还比较多的国家,这是一条不可不走、不得不走的道路。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