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en Gao:教育制度拖中国后腿

Helen Gao:教育制度拖中国后腿

通常嘈杂的北京街头在6月7日上午就会变得安静。警察骑着摩托车在主要街道巡逻,建筑工人放下锤子,关掉吊机,吵闹的出租车司机终于不再狂按喇叭。这是高考的第一天,它将决定大约900万考生能否上大学。

在两天的时间里,考生们要坐上9个小时,测试内容有中文和数学、地理和政治等,紧张激烈、强调死记硬背,而且考题奇难,美国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跟它比起来就像拼字游戏。但高考成绩如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能上什么大学,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今后从事何种职业。对于任何中国学生来说,高考都是至关重要的时刻,所以他们会专门花数月乃至数年迎考。

从很多方面讲,高考象征中国的崛起,数百万的中国人奋力拼搏,他们既提升了自己,也拔高了国家。但高考也代表问题的征兆,暴露出中国从出口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从组装产品向设计产品转变的差距。中国的高考式教育制度擅于传授数理知识,培养学生严格的工作作风,这对中国如今的崛起不可或缺。但是,官方经济学家知道,中国若想继续发展,就需要鼓励创新和创意,而决定终身的高考不考这些。

2010年,一项国际标准化考试发现,来自上海的中学生在数学、科学和阅读等科目的成绩高出世界其他地方的同龄人,更远远超过处于中游水平的美国。西方许多人对此大感不安,认为这说明了他们自己衰落。但是,这基本上只是证明了过去30年来中国教育的惊人发展。1976年,历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教育才从废墟中开始重建。迄今为止,它对中国的助益显而易见:九年制义务教育使中国的识字率达到了92%左右(而1980年时仅67%),为中国培养数以百万计的合格年轻劳动力。但现在,经济出现降温迹象,中国领导人想要激发更多的国内创新。

他们希望看到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大军,而不是只在工厂干苦活或坐在西方公司中国分部办公室的人,他们也希望建立自己的企业或品牌,能卖给国内及国际消费者。他们想要国内观众不要去购买盗版的西方大片DVD,希望外国观众为中国电影倾倒。但中国的教育制度非但未能引导中国下一代年轻人的青春活力,相反似乎在阻碍他们。

我第一次到美国念书时,刚刚在家乡北京读完高三。我很快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语言障碍。历史测验的分析作文让人畏惧,几乎毫无头绪,而我以前的考试大多是直截了当的多项选择题。我习惯照本宣科的中国议论文主题,为此我记下了数百个段落,我可以像拼板一样把它们组织起来。

中国的教育专家辩论填鸭式教学方式之利弊已有多年,但大多数学生已习惯于奖励、强化记忆和模仿能力的制度。虽然这种制度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提问能力,但他们可能不那么容易认识到这种制度的局限性。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那些思想偏离官方正统的学生,学习往往跟不上,那些追求不同于体制严格定义和成功标准的学生也是如此。不管学生才能或兴趣如何,多数人必须上同样的课。他们的成就只有高考分数这唯一的衡量标准,不能转化为高考分数的业余爱好,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为什么要踢足球或参加学生会?这样一来,解化学题的时间就少去了。你一辈子都离不开数字,起初是高考分数,雇主和家人也在强化这套评价体系。许多中国人知道、甚至崇拜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辍学创业的经历。但我告诉中国朋友,一个大学同学休学一年去登山时,他们都一副困惑不解的样子。

在中国的学校,你不太可能看到多少创新的要素,比如思想多元、协作、冒险精神等。由于考试关系重大,学生们陷入一场零和竞争,这更像是 “饥饿游戏(Hunger Games)”,而不是思想交流。分数低于班级平均分的学生,往往被大家看不起,而那些更加刻苦,让别人睡不着觉的学生也是如此。教师和校长的声誉和薪资与学生的考试分数直接相关,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有一个好的平均分数,而不是(比如说)特别拿出时间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中国领导人知道,中国需要一代企业家才能发展更具创新的经济,但最近的一份报告发现,去年只有1.6%的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创业,跟上一年比没有变化。

中国的小学课本讲述“中国四大发明”的事情。这个说法最初是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的,他钦佩这些发明如何有力地改变了世界,而今天的中国领导人把它作为中国向来富于创造力的明证。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渴望发掘更多像蔡伦(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一样的年轻创新者,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使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不朽:就是把他的名字放入高考历史试卷的一道3分的多项选择题中。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