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镣铐跳舞
仅仅几个月前,新上台的卡梅隆保守党政府决定大幅削减英国的公共教育预算,四年削减14.4%的规模为60年来所未见。在此情形下,举办耗资巨大的奥运会似乎非常不合情理。那些在繁荣时期为奥运会唱赞歌的修辞,现在都必须收起来,以免激怒焦虑不安的选民。至于高达90亿英镑的预算开支,英国的政治家正竭力辩白说,这笔钱都花在英国国内,并且将为英国人增加就业,效果会立竿见影。
许多奥运会的东道主城市,耗费巨资建设昂贵的运动场馆,赛事结束后迅速废弃不用,徒留一堆鸡肋。但是,伦敦奥运会的举办方强调他们的计划将长期回馈社会,由奥林匹克体育场、运动员村、新闻中心等关键设施组成的伦敦奥运公园,未来将成为伦敦新区斯特拉福德地区的中心。这个新区将包含许多零售中心、商业和住宅区,足以安置1万个家庭,创造8000个工作岗位,从而成为欧洲最精致、最节能、最绿色环保的社区。
北京奥运会的“鸟巢”体育场令人印象深刻,但目前只是一个旅游去处。“鸟巢”能容纳10万名观众,但很少有场合要用到如此大的场馆。伦敦的奥运体育场建成时会有8万个座位,之后被改造成容纳2.5万人的多功能运动场,成为伦敦东区日常开放的运动中心。至于运动员村,将被改造成3600套公寓,其中大部分都是经济适用公寓。
虽然伦敦奥运会90亿英镑的预算听上去很多,但其场面肯定无法与北京奥运相比,全世界的观众只能指望这次奥运会能做到朴实无华。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实际成本争议纷纭,说法从100亿美元到400亿美元不等,但可能至少是伦敦奥运会的一倍。相比之下,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会十分动人,但不会像北京那样壮观;伦敦的奥运体育场会体现艺术特色,而不是像北京那样令人震撼。重要来宾会受到礼貌的陪护,但不可能享受到特别的交通管制,这是伦敦人不可能容忍的。
但除此之外,伦敦人并无选择,不论他们是否喜欢,重要来宾总会享受某些便利。举办奥运会对东道主城市的居民来说,总意味着建筑噪音,交通延误,以及种种安保措施带来的不便。伦敦奥运会也不例外。除了担心像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那样遭遇恐怖袭击之外,英国政府更有一重担忧。
去年8月英国政府决议削减社会福利后,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骚乱,其死灰复燃的威胁不容忽视。在伦敦东区,已有军人上街巡逻。奥运会期间,英国政府将派遣13500名军人担任安保,这比目前英国部署在阿富汗的兵力还多4000人,此外还有成千上万名警察和私人安全人员协助军方。军方还在附近的伦敦东部的居民区部署了地空导弹防御系统,以拦截一切未经许可的飞行目标。
最令伦敦人愤怒的是,警察被临时授予特别权力,以镇压抗议者,比如警察有权进入私人场所没收抗议标志,这显然容易侵犯公民权。这些安保措施在英国民众中激起大量不满,后者对奥运会的支持和热情因此遭遇重挫。据最近的民意调查,足有一半伦敦人表示不欢迎奥运会。
可以想象,这在奥运会期间将不会有任何改观。与此同时,抑郁不满的伦敦人将把“冷静与坚持”作为座右铭,以捱过这段艰难的时间。伦敦经历过更艰难的历史,眼前的这点小麻烦会很快过去的。
至于另一半的伦敦人,大概在盼望着长达一月的狂欢节。北京奥运会时,除非你是现场观众,否则根本就感受不到奥运的氛围,事实上没有任何公共聚会和街头结社。而伦敦奥运会将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每个小镇、街区和酒吧,都将庆祝自己的节日。游客往来如织,脖子上印着各国国旗,兰博基尼和布加迪跑车奔驰而过,车窗上迎风招展的也是国旗。络绎不绝的热情游客,将流连于泰晤士河畔、特拉法尔加广场、白金汉宫和海德公园。
虽然狂欢节结束后,伦敦将背负上沉重的债务,蹒跚难行,但如果英国男队能拿到赛艇项目的奥运金牌,大概也算物有所值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