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怎样看待中国现代化?

胡鞍钢:怎样看待中国现代化?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工业化就不会有现代化,所有的发达国家都经过了工业化,才从不发达到发达、从前现代化社会到现代化社会。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过程

第一代以毛泽东为首的一代人,提出的主要是四个现代化。刚开始,毛泽东提出的并不是现代化目标,而是工业化目标。这就是1953年9月所提出的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式地提出现代化的目标是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战略设想,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

到了1962年,毛泽东提出一百年设想,概括为三句话: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因此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当然他是指美国,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一百多年从1949年一直可以到2050年。

1963年国民经济很快的复苏,毛泽东提出两步走的设想,其中某种程度上修改了1962年的设想。首先来看,提出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大体1980年左右,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体系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很可惜我们搞了一场文革,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拉大了,但是前者基本实现了。

第二步:用五十年到一百年,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正是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由周恩来总理正式向全世界宣布,是在1964年年底,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就是后来大家所知道的四个现代化。经过文革时期,在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再一次重申了这个目标,就是毛泽东最早提出所谓的四个现代化和两步走战略设想。

我们怎么来进行评估呢?这是我在另外一本书最后一章对毛时代专业化的历史评估和定量评估,我只能把定性结论给大家介绍一下,从1958年到1978年这一时期,中国基本实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制订的国家工业化的初期目标,迅速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建成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基础,总体上实现了四个现代化的第一步走战略设想,也为中国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基础设施基础。

第二代中国的现代化战略是什么呢?就是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知道毛泽东和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是作为政治动员口号,到底什么是四个现代化?有什么标志和重要的指标,基本上没有专业的分析。因此小平同志在1978年、79年多次出国访问,特别是到了日本和美国,就是一句话,我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事实上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领导人只有邓小平到过美国,是1974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参加了联队会议,回国之后对法国所谓西方现代化国家进行了访问,很显然与他16岁去法国完全不一样。实际上邓小平开始修整毛泽东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退了一大步,他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

很显然他在这里更多的是讨论中国元素,因为小康是中国的词汇,小康之家,也不富裕,但是已经摆脱了贫困,处在一个过渡的中间的阶段。到了1980年12月,小平同志更清楚的提出,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当时小平认识的小康现代化,就是经济现代化。而这个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是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

1983年小平同志视察了江苏等地之后,特别是到了苏南,就对小康什么水平提出一条标准,最后一条标准看来没有实现。他认为如果实现小康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犯罪率下降,事实上犯罪率我们发现是上升了,到2012年,犯罪率上升程度也是相当之高。小平同志在84年曾经设想什么叫做小康?外国人也是问,他认为就是要使得国民生产总值翻二番,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均达到800美元。

通过三十年至五十年,使我们人均GDP在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国家统计局称,我国人均GDP已突破五千美元——观察者网注)。他是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2050年他认为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定义为中等发达。也就是说小平同志提出这个设想,从两步走到三步走,更加现实,因而小平同志等于提出一个中国现代化命题,我们就是所说的中国之路。这个之路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尽管我们作为工业化、现代化的作用,但是我们并不是照办照抄,先是苏联的现代化或工业化,后是西方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要走出自己的道路。因此我们看到了第二代我们已经走出自己的道路。

为什么小平同志提出三条标准,我认为这是他巨大的创新。1980年8月重要的文章里提出三维视角,第一位视角就是我们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称之为经济现代化第二是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实际上政治现代化。第三提出要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而且把人才和教育视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他认为要达到这个三个要求,时间有的可以短些,有的可以长些。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能够也必须达到。因此我们把这三条标准称之为邓小平标准,而不是什么西方标准,是中国标准。非常务实的提出来一个国家的制度好不好,完善不完善,不是用西方标准,是用中国标准,就是指这三条。可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反映了小平同志的所谓的政治自觉,政治自信,政治自强。因此实际上小平同志以当代人,我们也都经历了那个时代,改革开放主要还是追赶西方,小平同志早就看上了这一点,同时他非常清晰和自觉,我们称之为小平标准。

实际上我们在1987年实现了第一步战略式设想,提前三年。1995年提前实现第二步战略设想,就是GDP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二番。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第一个十年,2010年,提法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1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走就是2049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