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金1月领3毛 新农保须警惕走老路(2)

农村养老金1月领3毛 新农保须警惕走老路(2)

关月丰:张海亭他是一个月领多少钱呢?领3毛钱,已领的月数是48个月,是14.4块钱,已经领到手的,就这些钱。

双城市幸福乡的民政助理陈丽文告诉记者,当年农民参加的这个养老保险叫“老农保”。这笔钱是通过幸福乡为双城市农保中心代发。

民政助理陈丽文:你看这不(月领)四毛,三毛,这是五毛。这都是五毛四毛的。谁能来领来啊?

目前2011年的这笔养老金已经发放到幸福乡,钱也一直放在陈丽文柜子里,但因为每个领取人的金额实在太少,村民来领取的积极性并不高,很多人根本就不来领。

双城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主任阴法宇解释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为了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在全国推行农民养老试点“老农保”,基本做法是村民每年按照一定数额缴纳养老保险金,年满60周岁以后,养老金会逐年返还。当时双城市参保的人员有7.3万人,现在滚存的沉淀资金为1000多万元。每年黑龙江省农保中心都会往下分配这笔养老金,但发放过程中难度极大,行政成本就吃不消,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解决方案。

阴法宇:以前交过养老保险费的,哪怕交十块钱交二十块钱也继续给他发放养老金到去年的话。不扩就是不允许再扩面了,不允许收老百姓的养老保险费,就是不停不扩。

阴法宇:要开始整理,新老农保要合并。

双城市幸福乡久援村的村民们说,老农保领不到多少钱,大家都几乎忘了这事,周围很多地方都有了新农保。

罗正治:就是混一天算一天,去哪找去啊别的地方都给了新农保,我们这里就是没有。不知道怎么回事,像也照了好几次了。

2012年七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宣布,将在年底前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由中央财政出资,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每个月将会领到55元的基本养老金。在双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保中心,农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电子信息已经录入完毕,在档案室,纸质的档案也码放得整整齐齐。

阴法宇:现在如果国家基础养老金到位的话,咱们在一周之内就可以把这钱发放到老百姓手里了,这今年的任务咱们是完成了。因为今年的任务就是保证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养老金发放到位。

久援村的老人们像盼星星盼月亮那样盼着新农保能早一点覆盖他们村,盼着国家基础养老金能够尽早到位,尽早让这些老人拿到一份真正的养老钱。那么在其它地区,已经拿到基础养老金的农村老人日子怎么样了呢?

前面我们看到,在黑龙江省双城市的农村,农民们当年在连续两年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后,现在每人每月能领到的养老金只有3毛钱,农民们盼着新农保早日实施。而在与双城相距不远的黑龙江省望奎县,新农保试点从2011年开始已经实行一年,参保率已经达到86%,有4.2万农民领取按月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我们来了解一下望奎县的情况。

常江的晚年生活

今年74岁的常江,生活在黑龙江省望奎县信三村,这段时间,他正在别人家地里干农活,把这些万寿菊摘下来,再把麻袋装到四轮车上,这样他一小时能赚十块钱。

常江:打工,对叫打工,现在都叫打工了。能赚多少钱啊,他们这按小时,一个小时十元钱。你干十个小时你就挣100,十二个小时就120。

最让常江高兴的是,去年打工赚了一千八百多块钱。如今,74岁的他只能在村中做一些零散的活儿,赚些钱贴补家用。因为收入都数得过来,过日子也就需要省吃俭用。

常江:这得寻思,这不得寻思这个钱你别花没了,到时候你咋怎,那能不寻思,这必须得考虑钱的事,这有当然钱,咱们怎么花法?必须得寻思。

记者:还得商量一下。

常江:到干啥了,我说你就买啥,我说你得想着钱,你没了不好整,咱们得匀着花,这钱。

常江老两口已经没有能力再种地了,他们把自己家里的地租出去,每年会有4400元钱的收入。对于养老这事,常江老两口并不愿多提。因为儿女都没能分到土地,在外地打工的他们都还不富裕。常江和老伴只能住在老房子里,逢年过节,有的时候孩子也回不来。但显然,自己老了,还是需要到孩子家去养老。

常江妻子:孩子回来再给一点,孩子,没有一个像人家富裕的,给点,不能一点不给。

记者:那您想没想过将来自己不能动的那一天,还得归到孩子那去?

常江妻子:那你说呢,不得归到孩子,孩子那,能不归孩子。

记者:还是归到孩子那去?

常江妻子:归到孩子那去,暂时是不能去,不想去。

从去年七月份开始,常江老俩口每个月能拿到国家发的基本养老金,每人55元。这些钱虽然不多,但还可以买些米面。

常江妻子:给点不错,真是不错。给了,给点,不给,你怎么着,反正(将就)活着,这给点,也挺好了,不是吗。

记者:这些够不够咱们买粮食吃,110块钱一个月?

常江:够了,买粮食吃够。

记者:你跟你老伴?

常江:其余的别的生活费还是够了,够吃,买吃的是够了

常江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生病,去年妻子生病花了两万多,虽然参加了“新农合”,药费报销了70%,但自己承担的部分,再加上护理吃饭的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常江说,他现在最怕的,是自己将来不能动的那一天。

常江:不死不活不好整,到那时候。

记者:你害不害怕有病?

常江:怕有病都不怕,死也不怕,就怕不死不活那不好整。

闲下的时候,常江会到村头转转,有时会和同龄的村民聊聊天。衰老,是他们不愿提起的话题……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和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1.7765亿,其中有6成生活在农村,人数已经超过1个亿。

半小时观察:警惕新农保走“老”路

事实上,像双城市农村老人所经历的事并不少见,今年初就有媒体报道,浙江台州农民也是在1995年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现在每个月只能领到两块钱。上世纪末,我国农村尝试建设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滞。老农保为什么失败?根本原因就是扶持政策缺失,最终演变成农民自我储蓄。眼下新农保正在全面推开,根据规划,我国将于2020年前全部实现所有农民都享有新农保。但在实践中,一些地区也暴露出农民个人缴费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如何使“新农保”也避免出现“空帐运行”?如何保证新农保不走老路,一方面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尽量要灵活、多样化、实用,避免一刀切与急功近利。另一方面,还是要加快打破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等一系列樊篱,着眼于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在制度设计上为城乡社会保障关系接续留好接口。农村养老远比城市更为复杂和困难,在这方面更需要顶层设计和全局推进。

好,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看。在明天的《经济半小时》节目中,我们将继续养老的话题。请继续关注财经频道其他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