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三季度触底
《21世纪》: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过程中,经济增速的波动态势将会怎样?是不是经济增速一年比一年低?
刘树成:我认为,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过程中,就年度经济增长率来说,并不一定是直线下落的,年度间仍会有高低起伏波动。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五年至十年左右),鉴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鉴于我国长期以来宏观调控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该力求使我国经济波动走出一种锯齿形缓升缓降的新轨迹,即一两年微幅回升、一两年微幅回落、又一两年微幅回升,使经济在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适度区间内保持较长时间的平稳运行和轻微的上下起伏波动,这既不是简单的大落又大起的“V”形或“U”形轨迹,也不是大落之后很长时间内恢复不起来的“L”形轨迹。
具体说,在我国GDP增长率2010年为10.4%之后,2011年回落到9.3%,2012年预计进一步回落至8%左右,而2013年有可能比2012年略高,小幅回升至8.3%-8.5%左右。如果2013年回升力度适度而不过高,那么,2014年仍有可能继续微幅上升。
《21世纪》:为什么您会预计2013年GDP增长率有可能比2012年略高?
刘树成:这是从中期内经济波动、物价变动与宏观调控三者之间相互关系出发得出的分析。近几年来,这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也通过宏观调控侧重点变化的“四部曲”反映出来,即由2007年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双防”,到2008年-2010年的“保增长”,再到2011年的“稳物价”,又到2012年的“稳增长”。
2012年,物价涨幅继续回落,加之外需不振,经济增速超预期进一步回落。2012年5月,提出宏观调控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一系列相关措施出台,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鼓励投资,推进“十二五”规划项目的实施,结构性减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利率等。与2008年至2010年的“一揽子”刺激计划相比,这次的刺激力度不需要那么大,如果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发生重大的意外冲击,2012年第三季度工业生产和GDP增长率可触底,第四季度有望进入小幅回升通道,2013年经济增速有望略高于今年。
《21世纪》:您如何看待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在未来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变化?在出口不景气,消费又不能快速提升的情况下,您对扩大投资有什么建议?
刘树成:我的建议是两个“重在”:第一,重在改善投资结构,选好投资方向。要将扩大投资与转方式、调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转方式、调结构不是说说而已,而需一定的投资支持。第二,重在提高投资效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由此,才能解决好投资“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的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