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如何动土地这块最大的蛋糕(2)

未来十年,如何动土地这块最大的蛋糕(2)

转向“人的城镇化”

没有人,没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谈何城镇化?这一思路,正成为决策层的主流思想。

“现在规模的城镇化发展很快,但人口城镇化远远不够。”迟福林说,实现人口城镇化的关键,就在于制度变革,比如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不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就没有根本性的出路。

地方官员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谈到他们的纠结,一方面城镇化需要“外来人口”在本地购房置业,以维持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可持续运转;另一方面,如果将“外来人口”转化为本地户籍人口,则地方政府在教育和保障方面的成本相应会增长很大的支出。

这一问题显然是一个“双难选择”,其根本的出路在于,要想实施“人的城镇化”,需要地方政府增加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向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转轨。对于一些富裕地区的城市来说,这还是个好解决的问题,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最后就成为一个巨大的财政难题。

也正因如此,决定了“人的城镇化”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是通过大量房地产开发就能够解决的。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有关新型城镇化的改革方案已经进入决策层视野。由发改委牵头的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已经完成了对浙江、广东、江西和贵州等8个有代表性省份的调研,并已经形成了调研报告。

这份报告就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及方向等问题提出了诸多规划,涉及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成本、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支撑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土地资源及能源供应量、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等社会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

而我们的一个期待是,能不能不给“城镇化”下任务、定指标,而是政府做好规划和引导,放手让我们的城镇幸福的生长。

如何动“土地这块最大的蛋糕”

在“土地财政”成为一些地方赖以运转的工具这一现实背景下,城镇化的推进如何来动“土地这块最大的蛋糕”。无疑是最牵动神经的敏感问题。

也就是说,城镇化如何成为造富全体国民的运动,而不是成为地方政府的“提款机”和个别企业的造富运动?

不久前,国土资源部召开了一场有关城镇化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会议。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加快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并重同行,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陶然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推进新型城镇化首要解决的两大核心问题,一是户籍制度改革,二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他看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改革,是未来扩大城镇化战略破题的一个关键所在。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促进农民在农村的土地顺利流转、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是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必须直面的问题。

无一例外,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众多业内专家认为,必须要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李佐军认为,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如果农民在农村的土地不能顺利流转、土地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的话,新型城镇化很难顺利推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也认为,加快城镇化发展必须解决土地问题。城市化过程是国家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的过程,其中就包括农民收入的增加。

从目前释放出的有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消息也可看出,改革征地制度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抓手。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今年四季度要制定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条例。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即将破冰。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土资源部在“省部合作”协议的框架内,正指导多地开展集体土地流转试点,为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化待遇”的改革目标积累经验。国土资源部部署多个城市试点征地拆迁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等多项改革内容,将逐渐以总结、深化、新设形式浮出水面。

而一旦更大范围“动了土地”,改革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中国历史上这场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必将带来很多的惊喜,也必然会伴随着许多的阵痛。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