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社论一桩大事:从党报社论读懂中国课题(3)

一篇社论一桩大事:从党报社论读懂中国课题(3)

读懂不断被重申和强调的核心课题

读懂党报社论,就能读懂正在中国不断被重申和强调的核心课题。比如2007年十七大上系统阐发的科学发展观,也是2010年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再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反腐倡廉建设等相关论述在社论中出现的频率和密度,说明了党对这些议题的重视程度。

除了新理念和核心任务布置,中央领导机构的人事变动也是社论的内容之一,此外还包括当年的重大社会事件、国内外形势等。

2002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在祝贺十六大胜利闭幕的题为《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社论中,提及“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而为了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永葆生机,“一批担任中央领导职务、为党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同志退出了中央委员会,表现了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高风亮节和远见卓识。”

2002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针对十六届一中全会发表题为《伟大的事业 美好的前程》社论,肯定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并向退下来的领导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两年后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胡锦涛同志接任军委主席。全会一致认为,这有利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人民日报》在社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纲领》中对此作了专门表述。

2007年十七届一中全会,胡锦涛同志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党中央领导人的新老更替,社论指出:“从党中央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和高风亮节,全党同志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党报社论的另一项重要使命是就一个时期的全局性社会事件进行总结与阐述。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报告提到,党中央一年多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集中精力办了几件大事喜事,妥善处置了一些急事难事”。对此,《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认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外媒往往对这样的社论给予高度关注,在外界看来,党报发声对引导中国全社会统一思想和树立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