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每年需投260亿

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每年需投260亿

守住我国的生态安全底线,每年需要投入多少钱?自然保护立法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260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万分之五点五。

“这样微不足道的投入就可以使我国17.48%的陆地和10%的海洋得到有效保护,就可以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底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自然保护立法研究组总协调员解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一些自然保护区面临解体危机

自然保护立法研究组由国家50多位从事自然保护领域的专家组成,其主要任务是推动我国《保护地法》尽早出台。

据解焱介绍,我国政府只需要投入GDP的万分之五点五(其中约200亿元用于自然保护地的常规保护管理工作,30亿元用于综合管理,30亿元用于非常规管理工作),就可以建立起布局合理的自然保护地网络,实施有效保护管理,保护我国的重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从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616个,保护区总面积约149万平方公里,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

但调查显示,我国不少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较低,保护地内各种人类活动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甚至修路、筑坝等大型破坏性活动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的核心区也时有发生,在这些本应得到严格保护的区域,放牧、采菜、采药、偷猎等活动更是司空见惯。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虽然数量与年俱增,但不断被经济开发和工程建设项目调整、瘦身以至瓦解,有效性不断降低,保护价值和科学价值正在丧失,一些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解体的危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沈孝辉说。

保护管理经费严重缺乏

解焱称,保护地内执法工作薄弱,甚至很多没有开展。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职责不清,保护管理经费严重缺乏。调查显示,目前,国家用于自然保护地的自然保护管理经费占国家GDP的比例比发展中国家还低许多,更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大自然保护协会保护科学与策略专家梅根·克拉姆(Megan Kram)告诉本报记者,在美国,每年用于保护区的资金约占当年美国GDP的0.02%,而在中国,这一数字只有0.002%。

大自然保护协会等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保护区每平方公里的保护投入在337元~718元人民币之间,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997元人民币,发达国家高达13068元人民币。

对于保护区的资金投入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教授也有一套自己的算法。他说,2006年以来,中央财政收入年增量为5000亿至12000亿元。而目前国家级保护区303个,占地面积9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0%。每个保护区中央财政每年拨款330万元(相当于大多数保护区目前财政拨款的10倍),每年只需10亿元,就可以保护10%生态最重要的国土面积。

保护区资金投入长年偏低,与全社会对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还不够有关。马中举例说,“三江源”在我国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国家给“三江源”保护区每亩每年的补贴是5元,而对农业的补贴每亩每年达到300元。

自然保护立法研究组建议国家将万分之五点五的GDP纳入自然保护地财政预算,经费管理渠道可以是其中的30亿元作为自然保护地综合的监督和评估经费,拨付给综合管理部门;而各自然保护地常规保护管理经费200亿元拨付到各负责部门,由各个部门下拨到具体自然保护地;30亿元的非常规管理经费则需建立专门的经费申请、评估和审计体制,采用专项申请的管理方式。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