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座“文化富矿”的突围

贵州:一座“文化富矿”的突围

核心提示:贵州的文化就如同这些散落于大山深处的民歌一样,保留着原汁原味、古朴自然的原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集结号吹响之际,人们都注意到,贵州不是文化的荒漠,而是一座文化富矿

10月25日,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从北京回到故里的杨正江,早已经投入到了《亚鲁王》第二部的采集工作中。长期的户外工作,让29岁的杨正江皮肤黝黑。自2003年起,这个苗族青年便徒步穿行于贵州麻山腹地,收集流传于深山苗寨中的歌谣。

目前,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亚鲁王》第一部终于面世。2月21日,《亚鲁王》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其文化价值堪比《格萨尔王传》的苗族史诗《亚鲁王》的出版,改写了我国民族文学的历史,为中国多元文化增添了新的元素,给后代留下了一部“活态”的民族百科全书。

一个80后青年和一部民族史诗

这个80后青年出生在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麻山边缘的一个小山村。在29年的生命中,他几次与苗族古老的歌谣结下不解之缘。

小时候,杨正江被期待“知识改变命运”的父母送到山外接受教育。成长路上,基于想把家乡的故事告诉人们的杨正江,迷上了写作。1997年的夏天,痴迷上写作的杨正江在家乡人眼中成了“精神病人”。家里人寻遍了麻山,请来了一位老人,为他唱诵古歌和举行神秘的仪式,治愈了他的“病”。

2002年9月,杨正江进入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系学习,当年的他,选择了贵州西部苗文专业。他要学会使用苗文,来记录和研究那个神秘的、曾经治好他病的声音。

在大学期间,杨正江跟随时任《黔南民族》杂志主编的吴正彪,进入麻山地区,调查研究麻山苗族地区的生态人文。此后,杨正江几乎把大学生涯所有的节假日都用到了麻山的田野调查中。2003年冬天,杨正江回到紫云自治县宗地乡山脚村盖角组,把歌师杨再华请到了家中,并拜他为师,开始记录一些他完全听不懂内容的苗文字符。那个寒假,他记录了三百余行。

杨正江事后告诉记者,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认为个人行为对拯救散佚的民族文化意义不大。拜师学歌时,歌师们也认为年轻人学歌只是一时兴起,不太愿教。

大学期间回乡采风的过程中,在麻山苗族人葬礼上,杨正江第一次听到了长篇史诗《亚鲁王》低沉的唱诵,并被这个即将消亡的苗族祭祀歌谣所震撼。

2006年,大学毕业后,杨正江放弃了读研的念头,回乡当起了一名村官,并继续他的民歌采风。杨正江采风工作渐渐得到了苗族歌师的理解和支持,苗族歌师开始主动帮助收集歌曲。2009年年初,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申报工作的需要,杨正江被借调到贵州省紫云自治县文广局文化馆。杨正江也正希望借此把来自麻山的声音申报为非遗保护项目。

最后,这个民歌收集队伍发展到7人,7人每人每月只有1000元的工资,条件虽然艰苦却并无怨言。此外还成立了一个有十多个工作人员的亚鲁王研究中心,专门研究“亚鲁王”。

“这些歌谣都是民族的珍宝,虽然现在重视的人很少,但我们有责任要让它们流传后世。”杨正江说。

长篇史诗《亚鲁王》以贵州西部苗语传唱,研究者要在搜集过程中以拼音式苗语记录,再转译成汉语。而能通晓贵州西部苗语和拼音式苗语,并能以贴切的词句翻译成汉语的人,只有杨正江。

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的评价:“没有杨正江和一些当地有识之士的努力,就没有汉、苗文版史诗《亚鲁王》的出版。”

201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8项入围,苗族古歌《亚鲁王》赫然出现在榜单。这部祭祀古歌,唱述了麻山苗族第十八代王亚鲁的传奇一生,被认为是一部填补西部方言区苗族征战、迁徙,口述历史空白的英雄史诗。

“文化千岛”的突围

贵州的文化就如同这些散落于大山深处的民歌一样,保留着原汁原味、古朴自然的原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集结号吹响之际,人们都注意到,贵州不是文化的荒漠,而是一座文化富矿。

在贵州1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4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点,交通闭塞,发展缓慢,受外界影响小。蜡染、刺绣、银器制作等民族民间工艺历史悠久,吊脚楼、鼓楼、风雨楼等民族建筑保存完整。所以贵州有“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民俗博物馆”之称,是名符其实的“文化千岛”。

自1984年以来,贵州的民族文化保护逐渐升温,生态博物馆和文化生态保护区逐步建立,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保护体系得到完善,民族民间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保护抢救工作积极开展。据统计,贵州省现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62项,省级名录项目440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42处。

2012年4月,贵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黄平泥哨”及“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赴澳门展示。“黄平泥哨”传承人王登书告诉记者,在近两个星期的展示中,每天都会有一千多个人来参观,许多是外国人。

一起赴澳门参展的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莫厌学说:“来参观的人都不知道芦笙是什么,我现场吹给他们听,他们才知道芦笙是一种乐器。”莫厌学告诉记者,贵州苗族文化在澳门的宣传非常有效,澳门文化局现场就定了一批芦笙,用来教当地的学生。王登书在澳门还收了两个徒弟。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蔡武曾表示,贵州的发展具有自身优势,多样化的民族文化是贵州丰富的资源,多样化同时也是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文化的魅力所在。贵州的侗族大歌、苗族银饰等都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在国外的巡演也非常成功。贵州应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服务、文艺作品等方面加大发展力度,走出具有贵州特定优势的发展道路,贵州文化发展会后来居上。

从2005起,贵州省开始实施多彩贵州品牌战略,完成46件多彩贵州商标注册证、460个商品(服务)项目的全类注册,通过举办歌唱大赛、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原生态摄影大展等系列活动,推动“多彩贵州”品牌与贵州文化旅游的整合。《多彩贵州风》民族演艺活动,自举办以来,已在29个国内大中城市巡演,出访了美国、英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2000余场,累计观众逾200万人次。

2011年,贵州省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20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并出资2亿元与相关企业共同设立贵州文化产业基金,鼓励以精品产业引导文化有序开发,使文化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力争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11年,贵州省文化产业总收入达39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14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2.46%,年均增速达到30%,高于全国和贵州省的GDP增速。预计到“十二五”末,贵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将保持不低于26.5%的年平均增长率,而总产值将超过220亿元。

强化品牌意识,提升文化内涵,打造本土文艺精品,贵州在文化突围上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