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还记得,英国首相卡梅伦与伦敦市长约翰逊这对毕业自伊顿公学与牛津大学的校友,曾是怎样的一对“铁哥们儿”。但卡梅伦最近推动的希斯罗机场扩建计划,让两人一步步走向了公开对峙。
“哥俩好”陷入罕见的对峙状态
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最近推动的一项重要计划,被同属保守党的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形容成了“伦敦人彻头彻尾的灾难”。
他指的是在希斯罗机场修建第三条跑道的计划。对于中央政府试图重新拾起它,约翰逊的反应非常简单:“我对英国航空和英国机场集团说了,别想了。它根本不会建出来,没有伦敦市长能信服地接受这项计划。”
市长希望能在伦敦的其他地方另建一处机场,以分担希斯罗机场的压力。但英国航空集团的董事毫不退让:“有且只有一个枢纽,商业模式决定了那就是在希斯罗机场。”
这些工商界人士的盟友是英国首相,或者说,就是他们把卡梅伦推到了台前。对工商大鳄与英国政府而言,修建第三条跑道好处明显:希斯罗机场每年能负担的航班数量将大大增长,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但当地居民(全欧洲受噪音污染的群体中,三成的人住在希斯罗机场附近)与环保团体则反对这一计划,因为多一条飞机跑道会给当地带来噪音与空气等方面的污染。
不过,媒体的部分视线很快被约翰逊与卡梅伦之间罕见的对峙状态吸引了过去。
“只要希斯罗机场的第三条跑道建设计划还在议程上,2015年的选举就会是有毒的和灾难性的。”约翰逊市长说,“在希斯罗机场扩建第三或者第四条跑道,是一件我们不能做、而且对这个国家完全错误的事情。它会给伦敦西部的居民带去越来越多的苦难,而算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的长期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真是非常非常让人绝望的经济效益。”
卡梅伦则指责约翰逊“态度过于偏激”,并提醒对方“尊重事实”:“什么是不正确?就是我只想要自己的意见被考虑,而其他任何人的意见都不值一提。”
人们都还记得,这两位毕业自伊顿公学与牛津大学的校友曾是如何的“铁哥们儿”——在求学时代,他们就是同一家学生美食私人俱乐部的会员;2010年大选中,约翰逊为卡梅伦入主首相府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卡梅伦也全力支持约翰逊在伦敦的施政,甚至在其与伦敦名媛海伦·麦辛泰尔的一夜情曝光时也力挺他。
他们俩这是怎么了?
两届政府围绕一条跑道团团转
事实上,约翰逊对扩建计划的冷冰冰态度并非“一日之寒”。尽管来自不同党派,他的前任肯·利文斯通在担任伦敦市长时,也同样反对扩建机场。两人的理由是一样的:环境保护。
当年,想要扩建希斯罗机场的还是利文斯通所属的工党政府。在2008年8月,欧盟的一份报告就已指出,希斯罗机场修建第三条报道会明显污染空气。
“政府扩建希斯罗机场的决定,与削减排放量、阻止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我们正在从法律上挑战他们。”当时,民间团体“绿色和平”的一位干事这样告诉英国《卫报》。2009年,来自保守党的约翰逊市长就和他们站在一起。当地居民与环保团体上诉到了最高法院,伦敦市长则提出了被称为“鲍里斯岛”的在泰晤士河入海口建立机场的新计划。
2010年政府换届后,工党失去了权力,上台后的保守党政府承诺,将取消在希斯罗机场修建第三条跑道的计划。
也因此,如今首相重提扩建机场,鲍里斯的坚决反对显得顺理成章。
身为首相与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拿鲍里斯也无可奈何。毕竟,首相是英国国会下院的首领,有权任命内阁部长,但伦敦市长是由市民选举的。年薪14万英镑的鲍里斯的政令只受伦敦地方议会的审核,理论上来说,关心伦敦的交通、经济以及气候变化是他份内的责任,至于首相的情绪就不关他的事儿了。
英国媒体也还帮卡梅伦记着,2008年时作为反对党领袖,他曾怎样坚决反对希斯罗机场第三条跑道的扩建计划。
但如今,身为首相需要考虑的事情变得有些不同。在今年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年度会议上,该组织一名干事表示,拒绝扩建机场的政策不仅伤害了经济,也令伦敦与世界其他大城市间的联系变得日渐脆弱。为了防止伦敦落后于欧洲大陆的其他竞争对手,政府需要作出一个艰难的政治决定。
“为什么伦敦能成为世界的主要金融中心?原因之一是它把世界各地链接得如此之好。而现在,链接开始枯萎了。”
这些来自工商界的施压,大概还是被卡梅伦听了进去。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他的财政大臣显然也被说服了。8月,卡梅伦大手笔改组内阁,上任不满一年的运输大臣被免职,约翰逊闻讯跳了起来,抨击这一职位调整是卡梅伦为了“疯狂地”扩建希斯罗机场而将反对者踢出局。
昔日同一战线的卡梅伦与约翰逊,为了在第三条跑道上的这些反复,终于一步步走向公开对峙。
谁抢了属于首相的风头
就这样,卡梅伦与约翰逊成了颇受媒体关注的一对“冤家”,虽然现在已经很难说清,近来关于伦敦市长的若干新闻中,哪一条最能惹恼卡梅伦。
这位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现在正面临诸多烦恼:英国经济持续低迷,他奉行的的紧缩政策看起来毫无作用;他与他的保守党在欧洲与堕胎权利等事务上所持的右倾态度,也正招致越来越多的不满。
与此相反,头发从来乱得跟鸟窝一样的约翰逊,似乎彻底抢走了属于首相的风头。在伦敦举办奥运后之后的一次保守党大会上,人们关注的似乎都是约翰逊的政治抱负,还有数千名支持者呼喊着他的名字。按《纽约时报》的形容,“就好像他是美少年贾斯汀·比伯和比尔·克林顿的超级合体一样”。
就是这个看上去总是睡眼惺忪的家伙,居然一再公开说首相的机场扩建政策是彻头彻尾的灾难。也许就是在那一刻,卡梅伦开始对“超人气新星鲍里斯”感到不爽了。
自从伦敦奥运会“胜利闭幕”,约翰逊就比首相受欢迎得多。民调显示,在七成以上选民心中,是鲍里斯·约翰逊,而不是大卫·卡梅伦最应该住在唐宁街10号。虽然约翰逊本人看上去对这一建议毫无兴趣,自嘲“人们怎么会推选我这样一个被困在滑缆上的傻子”。
的确,奥运期间“举着英国国旗被卡在高空滑缆上的憨态可掬的伦敦市长”形象,已经是一个其他政治家难以超越的经典画面,但这并不影响他一次又一次地击败首相:约翰逊占据英国《标准晚报》评选出的“年度英国最有影响人物榜”首位,而卡梅伦屈居第二;伦敦市长被评为英国人梦寐以求的晚宴客人,首相则被排到了后面。
另一项别出心裁的调查显示,在被问及首相在他们的心中与哪种动物形象最贴近时,五分之一的选民把卡梅伦比作了蛇。尽管另有15%和8%的人将他比作拉布拉多犬或是狮子狗,但这项调查的主办方之一、全英销量最大的报纸《太阳报》还是得出结论说,卡梅伦已在工人阶级中丧失了支持。
也许约翰逊自己都没有太待见他们党的这位领袖。《太阳报》曾八卦地指出,自打卡梅伦当上首相,他与夫人已经对约翰逊发出过5次邀请,希望市长一家能来他们的乡间别墅做客,但每次都被约翰逊以“太忙”的理由拒绝了。
对此有知情人士表示,约翰逊一再拒绝的原因是不想扮演“首相的快乐家人”,也很难发自内心地成为首相的粉丝。毕竟在上世纪80年代,他俩就在伊顿公学认识了。
不过到最后,这两位伊顿公学的校友至少在一件事上达成了一致:把希斯罗机场第三条跑道建设的选择权交给市民。
事情源于伦敦西部里士满地区的一位保守党领袖,他宣称要在2013年到来前举办一次公民投票,向政府传达在扩建机场这件事情上当地人有多么强烈的反对态度。随后,约翰逊暗示未来他可能在这事上举办一次伦敦的全民公投,而且他直接就说了:“我会投反对票。”
而首相卡梅伦想到了更远的一步——全国公投。“我想对鲍里斯说的是:这是第一次,政府已经把所有选择都摆在桌面上了……最终的方案将由全国民众来决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