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惯下一代成时代通病?

看不惯下一代成时代通病?

核心提示:和“90后”一同成长

曾经80后是被吐槽的叛逆一代,但现在随着80后纷纷已经成家立业,趋向于成熟,被吐槽的群体已经转移到了更为神秘、更让人无法理解透、更加难以正常沟通的90后一代。

就笔者自己的接触来看,90后一代在传统观念的世界里确实是叛逆、不懂礼貌、不懂人情世故的一代,但他们也有一些90前几代人所不曾有、不敢有的特点,那就是刚毅、果敢、不瞻前顾后、不左右逢源,而这些在成人眼里是缺点的特点其实就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优点。

拿身边的例子来说,单位里最近一个入职不久的90后同事要辞职了。辞职的原因据说是工作压力太大、工作量过多。有人关心着问她是不是已经找到了更好的下家所以才走,女孩子说没有下家,就是觉得这活干的不舒服,不想做了,回家先休息一段日子再说。

这种无谓与无畏结合的潇洒态度让不少同事啧啧评论,一些人不禁感叹现在的90后一代还真是为人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一点也不懂得忍辱负重,也不知道一个"饭碗"的来之不易。

但笔者倒是觉得,其实我们不应当仅仅从负面、传统的观念来看待这些说话直接、不拐弯抹角、不受人喜欢的90后,而是可以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到其中积极的一面。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我们身边,一些曾经的年轻人在刚进单位时还颇有理想、有朝气、想有一番作为、想为社会做出一番贡献,但时间长了之后曾经的一些棱角可能就会被环境慢慢地磨平,自己也越来越与这个环境紧密地黏合在了一起,逐步丧失了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丧失了如同狼一般的野性,此时再想要换一个环境出去打拼一下,则已经没有了曾经的勇气,没有挣脱的力量,只能不断地在叹气声和羡慕嫉妒恨中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所以,90后的不懂事尽管对于90前的成人看来非常恼火,尽管90后自己确实也有需要成长的地方,但如果我们从正面来看的话其实能够看到这是一种对理想的不放弃、不妥协,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自信的精彩体现,也是我们很多人曾经拥有但已经被我们自我抛弃的勇气。因此,看待90后、对待90后,除了用特殊的眼光来摇头无奈,除了用吐槽来扩大几代人之间的隔阂以外,我们也应该多多珍视这份宝贵的90后的精神。

每一代人都是在特定的物质、人文环境中长大的,环境滋养着一代人的心灵,也容易形成某种集体性的"代际性格"。"90后"是网络时代的宠儿,青年学学者黄志坚将"90后"性格养成的环境精辟地概括为"出身于独生,生活于市场,长成于网络"。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青年人,与他们之前和之后的每一代人一样,其性格同样有好有坏。1989年出生的作家蒋方舟曾将"90后"描述为"掌握着最领先和敏锐的工具,获得最全面和前沿的资讯,却过着最封闭最自我的生活"。这一代比起他们的前辈,其自主性、个性更为鲜明,既前卫又自我,既开放又封闭,既实在又旷达,既知天下事又少不更事,因而性格与环境的冲突恐怕也比他们的前辈更为剧烈。

涉世之初,人们对"90后"的印象如何?不愿订盒饭、做杂事、怕吃苦、对长辈直呼其名、不擅于待人接物、做事就要待遇、讲名利等,诸多毛病由此可见一斑。而对"拒订盒饭"的集体吐槽,也反映了人们对于青年人"不懂事"的普遍担忧。从网络回到社会,从学校来到职场,从书本走进现实,从宠爱有加的家庭转向前路漫漫的世路,的确有太多礼数、规矩要熟悉,这既是一个后天习得的过程,也是一种角色转换的过程。"90后"的成长,需要时间的磨练,需要前辈的教育和引导,也需要一点点耐心。

不过,"90后"的诉求又未必全然不合理。年轻人的工作责任缺少明晰的边界,实习期间加班加点不给报酬,参与创造性工作不予署名,这些情形真的都合理合法吗?社会不是愚弄人使单纯者复杂化的"机关",理想的社会应该更为简单、宜人,在抛却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的同时,应当更直截了当地鼓励劳动和创造。如果年轻人不分青红皂白地统统要屈从于前辈意愿,未必全是好事。

一个社会如果只能由前辈说了算,甚至于前行者错了也是对的,这不仅对于年轻人是一种不必要的磨练,是一种多余的客套,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未必是好事,因为社会毕竟要向前发展。换个角度看,能否有效接纳年轻人带来的新理念、新冲击,其实也是社会活力的一大证明。

如果说"90后"的成长是要改变"不懂事"的现状,那他们的前辈的成长,则是要改变不顺时势"不懂理"的局面。打破视野的局限,冲破代际隔阂,放眼未来,放眼世界,其实前辈们也需要和"90后"一道,共同适应、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不懂事”的不止90后,前辈们也须“成长”

在流传的"实习生须知"中,端茶倒水、扫地、拿快递等都被看作是实习生的必要义务,订盒饭当然也被视为理所当然。但这毕竟是上一代人文化观念下的"产物",新生代对之表示不顺从,是否就意味着"不懂事"呢?其实未必。众所周知,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中,虽然这里面的一部分事情会被解读为一种必须学会的"为人处世",但另一方面,这些跟我们习惯性批判的"办公室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不正是重叠的吗?为何在要求实习生的时候,可以上升为必要义务,而放大到更深层次的社会背景中去,就成了一种批判的对象呢?

再说,所谓的"90后""自我化",无非是个人意识更加强烈,这种人格上的变迁不正是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来的吗?所以,过来人如果仅仅只看到"90后"与现实格格不入的一面,而无法意识到其中蕴含的积极力量,则只能制造更多的社会性代沟与误解。

"80后"已经成长起来了,如今大多作为实习生的"90后",也即将走到时代舞台的中央。与其对于现在的"90后"过度担忧,不如反思,面对不断的"新新人类"的"挑战",作为过来人的我们是否也要学会改变和成长?更关键的是,我们又要以怎样的方式对待他们,让将来不再是实习生的"90后"不至于"媳妇熬成婆",对他们的后一代持有更为开放与包容的心态?

一个社会如果只能由前辈说了算,甚至于前行者错了也是对的,这不仅对于年轻人是一种不必要的磨练,是一种多余的客套,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未必是好事,因为社会毕竟要向前发展。换个角度看,能否有效接纳年轻人带来的新理念、新冲击,其实也是社会活力的一大证明。

每一代人都是在特定的物质、人文环境中长大的,环境滋养着一代人的心灵,也容易形成某种集体性的"代际性格"。"90后"是网络时代的宠儿,青年学学者黄志坚将"90后"性格养成的环境精辟地概括为"出身于独生,生活于市场,长成于网络"。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青年人,与他们之前和之后的每一代人一样,其性格同样有好有坏。1989年出生的作家蒋方舟曾将"90后"描述为"掌握着最领先和敏锐的工具,获得最全面和前沿的资讯,却过着最封闭最自我的生活"。这一代比起他们的前辈,其自主性、个性更为鲜明,既前卫又自我,既开放又封闭,既实在又旷达,既知天下事又少不更事,因而性格与环境的冲突恐怕也比他们的前辈更为剧烈。

涉世之初,人们对"90后"的印象如何?不愿订盒饭、做杂事、怕吃苦、对长辈直呼其名、不擅于待人接物、做事就要待遇、讲名利等,诸多毛病由此可见一斑。而对"拒订盒饭"的集体吐槽,也反映了人们对于青年人"不懂事"的普遍担忧。从网络回到社会,从学校来到职场,从书本走进现实,从宠爱有加的家庭转向前路漫漫的世路,的确有太多礼数、规矩要熟悉,这既是一个后天习得的过程,也是一种角色转换的过程。"90后"的成长,需要时间的磨练,需要前辈的教育和引导,也需要一点点耐心。

不过,"90后"的诉求又未必全然不合理。年轻人的工作责任缺少明晰的边界,实习期间加班加点不给报酬,参与创造性工作不予署名,这些情形真的都合理合法吗?社会不是愚弄人使单纯者复杂化的"机关",理想的社会应该更为简单、宜人,在抛却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的同时,应当更直截了当地鼓励劳动和创造。如果年轻人不分青红皂白地统统要屈从于前辈意愿,未必全是好事。

一个社会如果只能由前辈说了算,甚至于前行者错了也是对的,这不仅对于年轻人是一种不必要的磨练,是一种多余的客套,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未必是好事,因为社会毕竟要向前发展。换个角度看,能否有效接纳年轻人带来的新理念、新冲击,其实也是社会活力的一大证明。

如果说"90后"的成长是要改变"不懂事"的现状,那他们的前辈的成长,则是要改变不顺时势"不懂理"的局面。打破视野的局限,冲破代际隔阂,放眼未来,放眼世界,其实前辈们也需要和"90后"一道,共同适应、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90后实习生"拒订盒饭"只是一起个体事件,若将这件事放大到全体90后身上,将其看成"不懂事的一代",则显得有点以偏概全,甚至有些"妖魔化"了。

在一个团体里,为团体提供服务,年轻人应该多做一些,但并不等于这是年轻人天然的必须全部承担的责任。相反前辈还应以身作则,做好传帮带。

当人们对这位实习生的说法进行指责时,是否看到了他在拒绝"城府",在自觉保护自我权益。尽管这种自我权益的保护显得不合时宜,不够礼貌。但这也许恰恰是90后身上的一些闪光点,即更现代、更大胆、更敢于表达,更具有平等和社会分工意识。

至于孝敬父母、尊重老人、善待朋友,以及秩序和规则意识,是每一代人的终生必修课,不仅仅是90后的"专利"。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