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伟:欧盟带着信心和雄心看待中国

高大伟:欧盟带着信心和雄心看待中国

中国和欧洲的相互吸引力与两种古老文明的深度成正比,二者充满活力的联结甚至促成了第一次全球化:哥伦布往西航行以期抵达中国,结果打开了通往美洲大陆的大门。然而,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战略关系与双方的相互认知程度并不相称,亚欧大陆两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协同增效潜力有待挖掘。

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从历史、地理和文化角度来看几乎处于完美平衡状态,它们可以和谐共处,互通有无。但如果中欧之间缺乏了解和合作的话,亚欧大陆的活力将无法持久。欧盟带着信心和雄心看待中国,这一点至关重要。其原因至少有四:

首先,中国的重新崛起是世界格局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习近平的发言三次使用了“复兴”这个词,而第10届中欧论坛的主旨正是分析改变全球权力分配的历史走势。2012年充满了对中国社会的无端揣测和凭空想象。这些外部噪音与中国平稳推进领导层换届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事实上,沦为“井底之蛙”的最快方式之一就是只关注大趋势下无关紧要之事。

1978年以来我们经常高估与中国政府相关的风险,而事实则毫不含糊地摆在我们面前:1980年中国经济总量仅为美国经济的7%,而目前则是50%;到2025年左右,中国GDP将超越美国;2045年,中国经济的规模将是美国经济的两倍。

其次,有人可能没有考虑到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相互依赖性将加强的观念。危机无疑会对全球化造成影响,但去全球化只是一个学术假设,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之间的关联和连通程度将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问题的解决有赖西方的参与,反之亦然,我们同住在一个资源日益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的星球,同呼吸、共命运。

第三,中国重新崛起并不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中国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和西方的现代性从根本上是相容的。中欧之间的共性超过差异,对双方以及包括前景光明的非洲大陆在内的第三方而言,两者的潜在协同增效是正而非负。

第四,大家不应假设中欧关系必定是在相互对抗和互惠互利的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不定,另一个范式可作为我们行动的引擎和指南针:中欧关系也可能是相互转化的。

中国复兴不仅可被理解为全球化的催化剂和一个整合因素,而且它打开了新的经济、政治、外交、知识和艺术视野,从而扩大了地球村的面积。中国复兴增强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代表性,也使5个多世纪以来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在萎缩的世界体系得到扩张。

六个世纪以前,意大利文艺复兴重新确认了人的中心地位,开启了欧洲大陆进步、创造和革新的时代,而中国复兴则发出了21世纪世界人本主义运动的信号。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复兴决不应被视为威胁,而是新轴心时代的一个重要催化剂。

中国的开放令地球村更丰富多彩,如果西方接受中国复兴带来的机会,中西结合不仅可以互惠互利,数量和目标上的双赢,而且可以互相改变,产生无穷无尽的价值和更大的共同利益。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