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打井人

吃水不忘打井人

大家好!我是赵葆秀,是北京京剧院的一名老旦演员。我宣讲的题目是《吃水不忘打井人 》。

就在今年9月10日教师节那天,我的戏剧展演活动在梅兰芳大剧院连续演出了三天,我带着弟子翟墨、侯宇、谭晓令、张召君、孙丽英、黄丽珠联袂登台,串折演出了《八珍汤》、《金龟记》、《风雨同仁堂》三出代表剧目,那场面真的是让我永生难忘。演出结束的时候有记者采访我,问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就说了一句:“吃水不忘打井人”。

我11岁的时候,考进了北京市戏曲学校,这是建国以来,由北京市委市政府收为国有的第一个戏曲艺术院校。老市长彭真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北京市戏曲学校关怀有加。当领导知道我们练功的强度大,又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把我们的伙食费定到每人每月13块钱,这在50年代,大多数家庭平均工资只有几十元的条件下,简直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我们戏校的教学方针是边教学边实践,每个星期都有彩排,在排练厅里每个星期我们都能看到市领导的身影。他们坐在台下认真地观看我们演出,演出以后亲切地接见我们,并且给予指导,这感人的一幕幕在我们的每个同学的心里都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终身难忘。

京剧是讲究传承的,我拜的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新李派的创始人李金泉先生。老旦是京剧行当里的“弱行”,行里人都说“老旦不挑班”。可是我师傅李金泉不这么看,他不保守,不分门派,总是鼓励弟子学生大胆创新。他曾经对我说:“我们那个时代只是创作几个新戏,你们赶上了好时候,又有创新的才能,要抓紧时间多排一些大戏,大胆去创新,你要有你自己的戏,你们要超过我。”

师傅说得对,只有创新,京剧艺术才会一直发展。虽然老旦是弱行,但是我从不把配演当成配角,排在第三、第四的角色,也要像演主角一样认真对待。老旦挑梁的戏少,我就留心去“找戏演”。 记得我的第一出挑梁戏《三关宴》彩排审查那天,我患了重感冒,咽部发炎,影响了我的发声,我当时紧张得神不收舍:这是一出老旦担纲的戏,而且在最后一场有一段13分钟半的一气呵成的唱段,我当时真的有点儿崩溃了,我险些说出来今天我不演,我演不了。但是我转念一想,我难道就这么懦弱吗,我难道就这么经不起考验吗?看到台下坐满了领导、作者、我的恩师,还有观众们,我咬着牙,一气呵成圆满的把这个戏唱下来了。

就这样,在京剧院的鼓励和支持下,我新排了《八珍汤》、《金龟记》和《风雨同仁堂》,又整理了《徐母骂曹》和《太君辞朝》等戏,并以其中的四折戏为京剧老旦行夺得了第一个戏剧梅花奖。

我这辈子从不听天由命。有人说,老旦不能挑大梁,我不信;有人说,京剧太古老了,很难传承普及,我也不信。我是国家级的京剧传承人,经常参与戏迷组织的一些活动,面对戏迷朋友的学艺请求我也从不拒绝。我觉得大家能够喜欢京剧,喜欢老旦这一行当本身就是对我的一种鼓舞,我又什么理由不为他们出把力呢?所以,无论多忙,我都会抽出时间进行指导。为了能让外地来京的戏迷住上安全、整洁又便宜的宾馆,我常常不顾身体不舒服,顶着烈日到处帮着联系。后来宾馆的老板对学生说,你们的老师对你们太好了,不单来给你们看房间,挑朝向最好的房间,还跟我砍价,你们哪儿找这么好的学生去啊,你们可得好好学啊。

前几年,我被查出患上了乳腺癌,可是癌症不能阻挡我对京剧艺术不断求索的脚步。为了把老旦这个行当传承发扬下去,我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培养学生上,即使是化疗的时候都没有停止。虽然我们家住得并不宽敞,我还是把最大的一间卧室腾出来,作为专门的教室供教学使用。

一次,院里有《下鲁城》演出的任务,当时我正处在乳腺癌第二次化疗关键时期,因为化疗没法参加演出,院里就决定让我的学生翟墨代我演出。为了让翟墨能够更好地演绎剧中人物角色,我在化疗期间偷偷溜出医院为翟墨指导。我觉得只要能够获得演出成功,我做出牺牲也不算什么。翟墨参加《下鲁城》的演出获得了成功,现在她已是第五届CCTV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得主和全国青年演员(北京)擂台邀请赛老旦组擂主。

我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京剧演员,可以说没有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就没有我们京剧艺术的今天,我也不可能有机会打破“老旦是弱行”这个紧箍咒。听说北京市政府又将出资大力扶持京剧名家传承工作。由京剧名家自己挑选弟子,政府出资给学员提供工资、住房等生活保障。这对我们真是天大的喜讯。吃水不忘打井人,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带好学生,老老实实地研究艺术,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扬,贡献我微薄的力量。谢谢大家。

本文关键词: 吃水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