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系统0007:坐在轮椅上的讲解

宣传系统0007:坐在轮椅上的讲解

    一大早,许多外国友人已经等候在了徐悲鸿纪念馆的大门外。当廖馆长的轿车缓缓驶进院内,几位黄头发的中年男女把刚下车廖馆长团团围住。原来他们来自法国,利用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机会,来专程拜访廖老的。也许廖馆长对法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她对他们格外亲切,因为,在那里曾是徐悲鸿追求梦想的地方。感慨之余,廖馆长在陈秘书的搀扶下随他们来到展厅,陈秘书在暗暗的想,难道廖馆长又要为他们讲解吗?多少年来,她为慕名而来的观众解读徐悲鸿的作品已成为习惯,也许她在观众面前寄托着情感归宿,有时一讲就是几个小时,她流泪了,在场的观众也被感动的流泪。时光磨去了她的青春年华,却磨不去她永久的回忆。岁月催人老,皱纹堆脸膛。已到花甲之年的她还依然坚持每天上班,风雨无阻,有时也常到观众面前抒发一下她对悲鸿的一片真情。今天她从悲鸿的童年烙印讲到赴法国留学的艰苦历程;从逆风而飞的麻雀又讲到棕毛飞舞的奔马;从迎风雨高唱的雄鸡又讲到会师东京的雄狮,从“悲天民人的呼声”又讲到“挖山不止”的感人至理。虽然语气比较缓慢,但情绪却很激动,有时甚至泪水盈满眼眶。不知过了多久,当她感觉腿在阵阵发软时,以往她会很抱歉的告别观众。可今天她却让陈秘书把早有准备的轮椅搬了出来。倔强的她坐在轮椅上继续讲了起来。她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真情。

 

    从她捐献徐悲鸿绘画作品到徐悲鸿纪念馆成立,对外开放50余载。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位从湖南浏阳走出去的女子,为我国百世传奇的艺术宝库增添了不朽的光辉。她捐献的非凡壮举不仅为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贡献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更为人类文明奉献了巨大的精神食粮。

 

    1923年,她出生在湖南浏阳县(今浏阳市)社港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6岁时全家迁居长沙,先后在长沙市十一小学、周南女中读书,随后参加抗日文艺活动,193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并结识徐悲鸿。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管理员。1946年1月,她与徐悲鸿结婚。

 

    婚后的清贫生活和艰苦的蹉跎岁月,使她们的心紧紧贴在一起。她也渐渐走进了画家的创作世界,接受着他艺术灵魂的告慰和洗礼,她爱徐悲鸿,她永远铭记悲鸿早年赠给她的一首小诗:“灯灰已入夜,无计细相思。魂已随君去,追随弗不离。”这就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她还酷爱那些凝聚着画家心血、饱含着画家智慧的作品,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那些作品都潜在着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无论国画还是油画;无论是精心巨制还是抒情小品,都或隐或显地表露着作者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1953年,徐悲鸿因脑溢血突发心脏停止了跳动。去世的当天,廖静文女士率领子女及家属将徐悲鸿遗留下来的绘画作品1250余幅和他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历代书画精品1200余幅以及书籍资料万余件,全部捐献国家。当时徐悲鸿曾居住在北京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这座典雅的四合院里,徐悲鸿去世后,这座四合院也成为徐悲鸿故居。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此事,并亲笔题写匾额“悲鸿故居”。1954年,在周总理亲切的关怀下,以“悲鸿故居”为基础成立了“徐悲鸿纪念馆”。郭沫若亲书“徐悲鸿纪念馆”馆名,由当时的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吴作人兼任馆长,廖静文女士于1957年始任馆长至今。

 

    1966年,北京因修建地铁,原徐悲鸿纪念馆被拆除。馆长廖静文沉浸在无比悲痛中。1973年,廖静文女士向毛主席提出了重建“徐悲鸿纪念馆”的请求,获得主席批准。1983年1月,当一座崭新的建筑落成开馆时,那盈满眼眶的泪水再次流过脸颊,她似乎在泪水中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在心里暗暗发誓,将徐悲鸿的精神要告之全国乃之世界人民。

 

    为了写好徐悲鸿传记,她再次进入北京大学深造。

 

    她撰写的26万字的长篇传记《徐悲鸿的一生》终于在1983年新馆落成之时完成,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量近百万册,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和徐悲鸿夫人,她还积极参加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活动,到高校讲授徐悲鸿艺术发展道路和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绘画精神、艰苦朴素的人格魅力以及作品中巨大的内涵。在她的推动和倡导下,赴全国各地以及海外举办画展,在历次国内外展览中,她都亲自到场、亲自讲解,一讲就是多半天,而且经常误了饭点。签名售书也是一签就是一天,由于长时间处在紧张的状态下,她的手落下了一种痉挛病,致使一段时间里不能拿笔写字。有人问她为什么这样拼命的签字,她说:“就是让书卖的更多一些,让广大人民都了解徐悲鸿。”阵阵的掌声和虔诚的鞠躬道谢,使廖馆长那皱褶的面孔堆满了笑容。临别时,这位翻译又向廖馆长问道:“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影响下,徐悲鸿的作品拍卖价格日益升高,听说她的油画已经拍卖到七千多万港币,您捐出了他的那么多作品,您难道不后悔吗?”廖馆长笑一笑摇头回答:“我不后悔,假如,我没有捐给国家,也许我能住上最高级的别墅,坐上最豪华的汽车,可我没有那么做,这些作品耗尽了悲鸿毕生心血,凝聚着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我能据为己有吗?不能,决不能!它们是属于国家,属于人民的。”一位法国人又向廖馆长提出了他们不可理解的问题:“您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来在上班呢?”廖馆长还是面带微笑的回答:“正因为我老了,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才更应该发挥余热,守护国宝,相传后世,并将他的精神告知全世界人民,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话音未落,这些外国友人惊呆了。

 

    在轮椅上的廖馆长给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作者:董三军
责编:张哲

本文关键词: 袁正光 科技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hunters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