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0003:陈荣超:爱心筑起希望长城

丰台0003:陈荣超:爱心筑起希望长城

    每天清晨,家住长辛店街道玉皇庄社区的居民在早市上总会遇见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来自丰台区军休办第十三军休所的退休干部陈荣超。

 

    每当陈老手提半旧的环保袋,在各个摊位前走走停停、反复比较的时候,总有人问:“陈老,您都这么大岁数了,还不吃点好的?可别影响身体!”陈老则总是笑着说:“你别小看这点菜钱,积少成多,能做很多大事呢!”从朴素无华的衣着上看,从菜篮里简单实惠的果蔬上看,从陈老脸上那和蔼可亲的笑容上看,谁也猜想不到这位平凡普通的退休老人曾做过怎样的“大事”,然而,在知情居民们的心中,陈老却真的是一位做好事、做大事、做实事、做善事的“大好人”……

 

    一、 一针一线用心积攒,为献爱心辛苦十年

 

    1989年,陈荣超自原单位退休,成为北京市丰台区军休办第十三军休所的一名军休干部。作为一位参加革命半个多世纪的老党员,陈老可说是亲身见证并参与了共和国这几十年来的惊人剧变,如今终于到了儿孙绕膝、颐享天年的时候,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劝他要好好享受这戎马一生换来的美满“夕阳”。然而,陈荣超却并不服老,退休不到半年,他就对老伴说:“我可不想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国家培养了我一辈子,我得再为国家做点什么”。老伴纳闷地问:“老了老了,还能干点啥?”陈荣超想了想说:“你看看电视里那些山区的孩子,多苦啊,我想捐资兴建几所希望小学!”

 

    老伴在思考再三之后终于赞同了陈老的决定,并且在随后的时间里积极帮助陈老一起搜集相关的信息。不久之后,老两口打听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捐建一所希望小学至少要20万元。这对于90年代初的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数字,更何况是已经退休的陈荣超夫妇。然而,陈老与老伴却并没有放弃,从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老俩就开始了精卫填海般的攒钱生活:不吃营养品,不添置新家具,不购买新衣服新电器,吃饭满足于粗茶淡饭、一菜一汤,就连生活中用的手纸也是老伴用积攒的废报纸从超市换来的。

 

    在日复一日的节俭生活中,陈荣超夫妇不断积累着、酝酿着、盼望着,每一次所里奉上级指示搞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他们的捐款数额总是名列前茅。终于,在积攒、捐款、再积攒、再捐款的不断循环往复中,十年过去了,20万的目标越来越接近,兴建希望小学的梦想越来越清晰,每当与老伴边聊天边想象那整洁宽敞的校园、迎风招展的国旗、满脸笑容的孩子们,陈荣超总会莫名的激动与兴奋。积攒了十年的爱心,终于盼到倾力奉献的时候了。

 

    二、 历经波折坚守梦想,爱心托起希望“晨阳”

 

    1999年,就在陈荣超夫妇距离20万元的捐款目标越来越接近的时候,意外情况接踵而至。先是陈荣超的儿子因病下岗,老两口不得不挤出些钱来为儿子治病,供孙子上学。接着,1999年5月,陈荣超因心肌梗塞住进医院,生命危在旦夕,全家人陷入难以抉择的两难之中——是动用爱心善款,争取最早的抢救时机,使用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还是按兵不动,采取保守治疗,用较少的费用医治陈老的重病?全家人都觉得应该“先取出钱来救命”,陈荣超却毅然对老伴说:“咱们辛苦努力10年,积攒这20万太不容易了,不用在我身上花这冤枉钱了……”老伴的眼泪哗一下流下来,心急地责备他:“都什么时候了!你想建希望小学我们都理解,可命最重要呀!”陈老却还是执拗地摇头,最终选择了保守治疗,那20万元善款,动都没有动。

 

    也许,这次生死难关是老天对陈老爱心诚心的一次巨大考验。两个多月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家人的耐心陪伴,陈老居然转危为安,病愈出院了。

 

    病愈后的陈老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平时总是对老伴感慨地说:“真是‘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经过这次得病我才知道时间是多么宝贵,现在我恨不得飞到山区赶紧把希望学校建起来!”

 

    于是,2000年10月,陈荣超和老伴终于迫不及待地捐出了用生命换来的20万元善款,如愿以偿地在四川省芦山县建成了一座建筑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的“晨阳希望学校”,出资为学校购置1台彩电和300多张教学光盘,捐赠1.5万元作为奖学金。如今,该校学生已由最初的600余名发展到1300名,连续多年升学率稳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

 

    2005年,经过5年的积攒,陈荣超夫妇又再次拿出20万元积蓄,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捐建了第二所“晨阳希望学校”,同时还每年出资1万元,资助四川芦山县6名贫困学生上学。他们捐资的步伐已越来越快,受益的山区孩子已达万名之多。

 

    曾有人好奇地询问陈老:“为什么您有这样的勇气与毅力做这样伟大的事情?”陈老说:“我做的事一点也不伟大,我只是在实现我的梦想——让山区所有的孩子们都有学上、有书读,是我一直盼望的美好前景。我虽然年纪大了,收入也不是很多,但朝着这个梦想,只要能走一步,我就多走一步。”

 

    三、捐建途中遭遇地震,力挺灾区学校重建

 

    2008年5月12日,陈荣超夫妇正在四川荥经县荥河中心小学的会议室,与县教育局领导商讨建立“晨阳爱心书屋”事宜。下午14时28分,会议室开始剧烈摇晃,整个教学楼内掀起一片喧哗骚动。陈老与老伴首先想到的是困在教室里的孩子们。老两口与校领导立刻赶往教室,仅用两分钟就把全校500多名学生安全疏散到操场。

 

    接下来的几天,虽然身在四川,经历着不断袭来的余震,陈老却仍然在第一时间通过北京的组织捐款三千元,并且在震后的一个多月里不顾个人安危,与老伴坚持留在灾区服务。即便是地震过后回到北京的家里,陈老夫妇也每天关注报纸新闻,一看见有关四川灾区的信息就紧盯着不放,生怕错过了相关的任何讯息,心心念念地想着灾区的孩子与学校。

 

    在一年多的重建时光里,陈老夫妇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远方的灾区。孩子们复课了没有?受灾的家庭得到妥善安置了没有?校舍重建了没有?捐献的善款派上用场了没有?……每次与灾区学校领导通电话,老人总是不停地问这问那,真像担心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那样。

 

    2009年,陈荣超夫妇终于在一年的牵挂与惦念之后又一次来到四川灾区。从9月28日至10月28日,他们先后走访了什邡、芦山等六个受灾县、市,心中充满了难言的感动。陈老说:“一年前的地震让人震惊,而如今的重建场景更让我震撼!灾区人民这一年多来真是太不容易了!那种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精神与毅力,真是让我无限钦佩!”与此同时,当陈老与老伴来到灾区学校,看到全校师生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共同努力、在废墟上认真读书的感人情景,更是激动而欣慰地说不出话来。

 

    此次巡访,陈荣超夫妇在丰台区军休办与十三所、201所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为名山县车岭中心校、什邡市马井博爱学校、雅安雨城区草坝镇中心校这三个农村学校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晨阳爱心书屋”,共捐赠图书7860册。为感谢陈老夫妇与相关单位的捐赠,不负全国人民的帮助与嘱托,这三所学校都根据自身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了学生课外阅读工程,旨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养成良好读书习惯,从教书育人做起,为灾区的明天培养更强大更鲜活的力量。什邡马井博爱学校就提出“以感恩为动力,以树人为己任,建一流学校”。荥经县荥河小学在“读书活动”中邀请陈老夫妇参加表彰大会,为获奖的24名学生和4名教师颁发了图书与奖状。看着孩子们爱不释手地捧着崭新的图书,站在还未修建竣工的校园里,胸前的红领巾迎风飘扬,整齐地向自己与老伴深深地感谢鞠躬,感谢自己让他们“继续读书”,陈老终于落泪了。这眼泪里包含着他们夫妇二人20年的艰辛付出,包含着灾区的孩子与老师带给他们的深刻感动,也包含着他们对山区明天的无限憧憬与期望!

 

    四  赞叹国家助学壮举,自励还要做得更多

 

    这一次从灾区回来、新建3所“晨阳爱心书屋”之后,陈荣超夫妇感概良多。他们说:“震后仅仅一年多,灾区就在废墟上拔建起一座座厂房、一片片农居、一所所学校……其建设速度之快、建筑标准之高、投入资金之大、各类设施之全,都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与国家的鼎力援助是分不开的。对比国家对于这次灾后重建的出资力量,我们夫妇俩做的这些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就拿十年前我们捐款20万、受援方各级政府配套50万建起的第一所‘晨阳希望学校’来说,这次国家一次性为该校拨款1500万,增加了几十倍,整个学校的变化速度简直难以想象!再比如我们这次捐建‘晨阳爱心书屋’的

 

    什邡市马井博爱学校,灾后该校由北京红十字会捐款3900万,占地82亩,于今年8月建成,除各种教学楼外,生活设施完全配套,食堂可供千人就餐,学生和教师宿舍都很美观,采用的都是抗8级地震设计!县领导还对我们说,该县灾区重建的学校,最低投资也超过300万元,这可真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大手笔’!在灾区所见的无数事实,使我们深深感到咱们国家的强盛实力和咱们中国人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无疆、多难兴邦的民族精神……相比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支援,我们老两口做得实在是太少了!”

 

    “倥偬一路,沧浪一生”。陈荣超老人用这样一句话诠释了自己毕生的追求。中华慈善奖、2007年“首都十大功德人物”、2008年“全国和谐军休家庭”、2009年“全国先进军休干部”……陈老的善举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人们的赞扬,但这些对于他们夫妇来说根本毫不重要。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老人也越来越有紧迫感,总是见着人就感慨着说:“身体状况也许会一天天衰退,但我的意志不衰退,理想信念不衰退,只要有机会,我还会不停地‘呼’、‘促’、‘助’,让更多人投入到助学兴教的行动中来,让孩子们念更多的书、过得更好。”

 

    正是凭着这种不屈不挠的韧劲,陈荣超老人用自己年过七旬的多病之躯与微波的工资筑起了2所“晨阳希望学校”、3所希望图书馆,先后捐资60余万元,资助6名贫困学生,以关注社会、扶危济贫的爱心筑起了山区充满希望的明天。

 

作者:赵倩
责编:李北

本文关键词: 袁正光 科技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