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委0052:笔带春晖催桃李
人文学院艺术教学部副教授、书法课教师宫双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书法界崭露头角了。自1983年获全国文汇书法竞赛二等奖以来,他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数十次获奖,1985年,因在书法上取得的突出成绩,他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在一份精印的《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表彰名册》上就有他的名字,还是在同一份名册上,很多文艺界的大师、泰斗的名字也赫然在目。他的不同时期的作品被收入数十部书法作品集,部分作品还被中南海、中国国家图书馆、岳麓书院及寺庙、游览胜地所收藏。
近日,笔者有幸欣赏到他的部分作品,数十件以各种书体书写的长卷、短札、斗方、对联一一排列开来,真让人有些应接不暇。笔者虽然对书法完全外行,但面对这些精美的艺术品,还是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感动。他的草书长卷《念奴娇.赤壁怀古》长达8米左右。透过字体的大小、墨迹的浓枯,可以窥到作者起伏跌宕的心绪,整幅作品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表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有如一泻千里的长江,滚滚东流,与苏轼那首雄视千古的词作在意境上融为一体。他的短札则以参差错落的章法,自然流露出一派洒脱的情趣,他的其它作品,或古拙质朴,或从容优雅,或潇散简远,或俊逸清新;风格多样的作品,是作者长期以来在艺术上不懈追求的结晶。
宫老师给人的感觉是谈吐儒雅,淡泊为怀,用他的同行的话说,就是“清雅出尘”,但这只是他性格的一个侧面,如果多看看他的作品就会发现,他仍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性情中人。他寄情翰墨,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发于笔端,他认为在熟练掌握了用笔的技法后,书法其实是最好的抒情手段,无论是怎样的心情,都可以通过书法表现出来,情动于中自然可以发于外。
归结起来,宫老师在书法艺术中的追求主要有两点:一是求“真”,二是求“美”。所谓“真”,就是要有真性情、真功夫。宫老师认为,人格与修养的高下决定了书品的高下,你的人格与修养如何,在书法作品中一目了然。自唐代柳公权提出“心正则笔正”的命题以来,降至北宋,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书法家更是有意识地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提高书法境界结合起来。宫老师对此说深信不疑。他认为,练习书法,首先要修炼人格,要在书法中体现出真情实感,书为心画,书法是人的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容不得半点虚假。
其次,是他在艺术探索中所付出的超人的努力,他说:“古人达到的高度,后人若能付出勤奋、坚实的努力,也有希望与 古人比肩或超越古人的”。他的朋友说他“几十年来无论生活、工作环境如何变化,他都不为所动,痴心不改,一心守着他的追求,真诚而执著,潜心研习,临池不辍,兴之所至,有时通宵达旦”。事实也正是这样,宫老师的业余时间几乎全用在了书法上,他经常晚饭后就开始练习,直到次日凌晨方罢。
所谓“美”,就是要求作品有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在当代,书法虽已失去了书写的功能,但它的审美功能却由此而愈加凸显出来。当代的中青年书法家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在艺术实践中将它推到了极致。为了不断取得艺术上的突破,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到了苛刻的程度。前不久,他为一位朋友的新作题写书名,他从晚饭后开始写,短短的五个字竟写了四十多遍,直到凌晨两点,才挑选出最中意的两幅作品。现在,那一叠短纸仍在,粗粗翻看一遍,即便是外行也能体会到作者的匠心:他试图用不同的字体书写,以便评估整体的艺术效果;就是同一种字体,他也要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其实,从单个看,每一张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从整体看,则风格多样,异彩纷呈,但是他却以挑剔的眼光,不断地否定着自己,也许,这一次次的否定,正是最后突破的契机。
责编:汪晓萌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丝发必兴利民情
- 铭记抗战历史,激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 铭记抗战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
- 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 纪念百团大战,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
- 机器人足球比赛,有何深意?
- 中小企业韧劲足,中国经济活力强
- 文化遗产保护应多些“主动防御”
- 如何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精选视频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理论看点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打气
新时代重拳反腐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市场化趋向的改革
【党员课堂】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