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0032:让妫川菜肴香飘长城内外
军人出身的李青山如今依旧雷厉风行,敢想敢干。育新楼的门庭若市,餐桌上的百道经典菜肴,数千名一技在身的优秀弟子……创新,再创新,他不断续写着延庆餐饮业的一段又一段传奇。
“十一”期间,虽然在施工,但育新楼仍然门庭若市,日均营业收入1.4万元。即便里外忙得不可开交,但在延庆县一职副校长、育新楼总经理李青山的安排下,整个餐厅经营有条不紊,生意红红火火。
放弃高薪为“育新”
李青山是河北武强县人,今年48岁,中等身材透着稳健和干练,浓眉下一双眼睛睿智有神。他曾在北京军区试验站当兵17年,主管军区六分部贵宾接待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李青山曾在解放军后勤部烹饪比武中获得第一名,并两次荣立三等功。转业前,处在人生十字路口上,李青山面临着众多抉择:北京东方饭店、石家庄军区招待所、北京燕山大酒店都向他抛出“红绣球”,南戴河培训中心开出了月薪2.7万元的高价……
1995年从部队转业后,李青山毅然放弃高薪待遇,留在曾经做过兼职教师的延庆一职,任教烹饪专业,后担任育新楼经理。“校长、主任‘三顾茅庐’,孩子们骑车20余里到康庄问我问题,把我深深打动,当时舍不得这份感情,就留下了。”李青山告诉笔者。
“拳不离手”为创新
1995年,李青山刚刚上任,面对育新楼惨淡经营的现状,一职校长问:“我们怎样才能打一个翻身仗?”“就从换菜肴开始吧!”李青山回答道。第二年,育新楼专门成立了菜肴面点研制小组,由厨师长和厨师组成,每年安排几万元活动经费进行学习考察。只要在餐厅,李青山都会下厨房指导工作,看着师傅炒菜不合口味或手脚不利索,就亲自上阵示范。
1995年,育新楼推出育新四大菜――“酸汤鲶鱼、雪耳蹄花、炖大菜和官厅鱼”,广请社会各界人士品尝、提意见。至今,雪耳蹄花、酸汤鲶鱼、官厅鱼依然深受客人欢迎。
李青山上任不到一年,育新楼扭亏为盈。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等领导都品尝过育新楼的菜肴,给予很高评价。2002年,在北京市“丰职杯”烹饪比武中,育新楼由面点和几道菜肴组成的综合造型“龙庆峡――风景这边独好”获得金奖,育新楼还多次在其它市、县级烹饪类比赛中获奖。10余年来,李青山带领研制小组走南闯北,参加各种美食节和烹饪大赛,四处观摩取经,共研制出180余道菜肴,其中大部分保存下来。
情同父子见真心
李青山是饭店经理,更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1992年9月,22岁的李会军从一职毕业后分配到育新楼。当时,李青山还在部队服役,并兼任一职教师和育新楼厨师。一天,李会军突发急性肾炎,住进了医院。后来,见治疗效果不佳,李青山亲自将李会军护送到北大医院,还为他垫付了5000元押金。“师父就跟我的亲生父亲一样,没有师父就没有我的今天!”李会军说。李青山的3700名弟子遍布长城内外,很多人已经走上主管业务副经理和厨师长的岗位,有六七十名学生的工资都超过了他。
“我就是喜欢餐饮这一行,也不想往别处发展了,我真正的满足就是通过创新劳动,把菜肴奉献给顾客,获得大家认可!”这就是李青山的追求。
1995年以来,李青山以单位为家,带领育新楼这个团队屡创佳绩,累计上缴利税300万元,为一职补充教学经费千万元,培训师生8000余人。北京烹饪大师、延庆餐饮协会副会长、延庆县政协委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百佳改革模范人……李青山的头衔越来越多,育新楼在他管理下,先后获得国家和市县级荣誉几十项,成为延庆餐饮业的一面旗帜,一块金字招牌。
作者:王璇
责编:亚雄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董昀 | 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十四五”回顾 “十五五”前瞻
- 【党员课堂】陈坚: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作风建设篇
- 铭记抗战历史,在吾辈自强中勇毅前行
- 算力跃居全球第二 数字中国崛起的新质生产力密码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超越竞技范畴的技术革新引擎
- 用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激活消费引擎
- 绿水青山间的富民路——“两山”理念二十年实践启示
- 弘扬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深刻把握持续践行“两山”理念
- 王莉:【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以伟大抗战精神照亮新时代奋斗之路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千年生态智慧闪耀绿水青山间
《地道战》背后的真实抗战史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行”与“径”:新时代的行动与实践
文化主体性的“魂”与“根”: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的文化主体性
鸦片战争后传统文化的“破”与“立”:从近代困境到当代觉醒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