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0032:让妫川菜肴香飘长城内外
军人出身的李青山如今依旧雷厉风行,敢想敢干。育新楼的门庭若市,餐桌上的百道经典菜肴,数千名一技在身的优秀弟子……创新,再创新,他不断续写着延庆餐饮业的一段又一段传奇。
“十一”期间,虽然在施工,但育新楼仍然门庭若市,日均营业收入1.4万元。即便里外忙得不可开交,但在延庆县一职副校长、育新楼总经理李青山的安排下,整个餐厅经营有条不紊,生意红红火火。
放弃高薪为“育新”
李青山是河北武强县人,今年48岁,中等身材透着稳健和干练,浓眉下一双眼睛睿智有神。他曾在北京军区试验站当兵17年,主管军区六分部贵宾接待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李青山曾在解放军后勤部烹饪比武中获得第一名,并两次荣立三等功。转业前,处在人生十字路口上,李青山面临着众多抉择:北京东方饭店、石家庄军区招待所、北京燕山大酒店都向他抛出“红绣球”,南戴河培训中心开出了月薪2.7万元的高价……
1995年从部队转业后,李青山毅然放弃高薪待遇,留在曾经做过兼职教师的延庆一职,任教烹饪专业,后担任育新楼经理。“校长、主任‘三顾茅庐’,孩子们骑车20余里到康庄问我问题,把我深深打动,当时舍不得这份感情,就留下了。”李青山告诉笔者。
“拳不离手”为创新
1995年,李青山刚刚上任,面对育新楼惨淡经营的现状,一职校长问:“我们怎样才能打一个翻身仗?”“就从换菜肴开始吧!”李青山回答道。第二年,育新楼专门成立了菜肴面点研制小组,由厨师长和厨师组成,每年安排几万元活动经费进行学习考察。只要在餐厅,李青山都会下厨房指导工作,看着师傅炒菜不合口味或手脚不利索,就亲自上阵示范。
1995年,育新楼推出育新四大菜――“酸汤鲶鱼、雪耳蹄花、炖大菜和官厅鱼”,广请社会各界人士品尝、提意见。至今,雪耳蹄花、酸汤鲶鱼、官厅鱼依然深受客人欢迎。
李青山上任不到一年,育新楼扭亏为盈。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等领导都品尝过育新楼的菜肴,给予很高评价。2002年,在北京市“丰职杯”烹饪比武中,育新楼由面点和几道菜肴组成的综合造型“龙庆峡――风景这边独好”获得金奖,育新楼还多次在其它市、县级烹饪类比赛中获奖。10余年来,李青山带领研制小组走南闯北,参加各种美食节和烹饪大赛,四处观摩取经,共研制出180余道菜肴,其中大部分保存下来。
情同父子见真心
李青山是饭店经理,更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1992年9月,22岁的李会军从一职毕业后分配到育新楼。当时,李青山还在部队服役,并兼任一职教师和育新楼厨师。一天,李会军突发急性肾炎,住进了医院。后来,见治疗效果不佳,李青山亲自将李会军护送到北大医院,还为他垫付了5000元押金。“师父就跟我的亲生父亲一样,没有师父就没有我的今天!”李会军说。李青山的3700名弟子遍布长城内外,很多人已经走上主管业务副经理和厨师长的岗位,有六七十名学生的工资都超过了他。
“我就是喜欢餐饮这一行,也不想往别处发展了,我真正的满足就是通过创新劳动,把菜肴奉献给顾客,获得大家认可!”这就是李青山的追求。
1995年以来,李青山以单位为家,带领育新楼这个团队屡创佳绩,累计上缴利税300万元,为一职补充教学经费千万元,培训师生8000余人。北京烹饪大师、延庆餐饮协会副会长、延庆县政协委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百佳改革模范人……李青山的头衔越来越多,育新楼在他管理下,先后获得国家和市县级荣誉几十项,成为延庆餐饮业的一面旗帜,一块金字招牌。
作者:王璇
责编:亚雄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凝聚强大奋进力量
- 法理为盾,勇气为锋
- 从“变”与“不变”中看中国共产党的旺盛生机与活力
- “千园之城”何以活力满满?
- 韦磊 | 从1921到2025: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轨迹与时代价值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 坚持“五个统一” 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
- 以“两山”理念为首都发展释放绿色潜能
- 用“一条热线”更好倾听“您的声音”
- 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
精选视频
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贸易战:没有绝对的赢家与输家
从1921到2025: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轨迹与时代价值
重磅!三箭齐发引“长钱”入市
2分钟看懂两项货币政策工具:互换便利与再贷款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三个重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