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0155:那忠—朝阳奥运拆迁第一人

朝阳0155:那忠—朝阳奥运拆迁第一人

 

    提起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乡,人们很自然地会将它和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联系在一起。其前身是洼里乡。这个乡的近3万父老乡亲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全部外迁到本市13个区县。因此,也涌现了众多值得纪念和传诵的“百姓爱心故事”,年逾七旬的洼边村已故共产党员那忠老先生就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他既是奥运会的坚定支持者,奥运会征地的带头拆迁者,也是奥运拆迁矛盾纠纷的调解者,可以说,他把生命的最后几年都交给了奥运会。

 

     赶快搬家,给奥运场馆建设腾地    那忠,1931年生,满族。祖上是满洲正黄旗人,在北京洼里乡洼边村已经生活了72个年头。那家是洼里乡的大家族,祖祖辈辈17代人在这里生活,到这一辈,只是那忠老人就有6个兄弟生活在这里。老人从解放初开始当了好几十年的村官儿。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晚上10点10分,那忠和全国亿万群众一样,怀着期待激动的目光静候在电视机旁,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为中国北京时,举国沸腾了。尽管萨翁“北京”两个音儿咬得不准,但我们听的清楚,是北京。“噢—我们申奥成功了”,那老说。这句话不是喊出来的,是从嗓子眼冲出来的,憋了好多年了。他不愧是当过村官的人,激动之后很快就冷静下来了,一夜展转未眠的他,次日一大早就把5个子女招集来,宣布了一条决定,赶快搬家,给奥运场馆建设腾地,我头一个搬,你们看我的,谁也不许给政府找麻烦,否则就是给那家丢脸。老爷子几乎是命令的口气,子女们了解他的脾气,相继表态服从。他们这一大家成了搬迁最快的人,为全村乃至整个奥运公园征地搬迁发挥了带头作用。2002年9月14日,那老爷子搬离了曾居住过17代人的洼边村“老家”。

 

     搬家先要搬走思想障碍    作为世世代代生活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一想到将要整体搬迁,永远离开自己的小村庄,总觉得从感情上难以接受,同时,又确实面临各式各样的实际困难无法解决。一时间,真真假假的小道消息也越来越多。有的传说拆迁价格过低,有的说转居转工无法办理,还有的说谁先搬谁吃亏,坚持到底就是胜利。那忠老人听后哈哈一笑说,“一派胡言,拆迁政策是以政府令公布的,还能儿戏?听政府的没错。”当他看到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中有人对搬迁腾地想不通时,主动当起了奥运搬迁义务宣传员。他说,搬家先要搬走思想障碍。我们不能拖奥运工程的后腿。他用搬迁的行动和说服的言论打动和感动了一批人,调解了一批搬迁人和评估拆迁公司,搬迁人家庭内部之间的矛盾。大大加快了拆迁进度。

 

     最年长的奥运火炬传递手    2004年3月18日,那忠成了“奥运名人”。经过重重选拔,那忠成为148名雅典奥运会中国区火炬接力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时年73岁。从火炬手评选现场回来以后,本来就习惯活动的那忠,锻炼的积极性更高了。锻炼身体成了那忠每天的必修课。即便赶上阴天下雨,也从不间断。为了跑好自己那一棒,老人锻炼了两个多月,每天手举空酒瓶当火炬,反复地练习跑步,400米的火炬接力任务,虽然奥组委告诉他,可以用“走”来完成,但是那忠还是希望自己能表现得更出色一些。火炬接力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那忠也在抓紧时间锻炼身体。他曾把烟酒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几十年如一日,老伴子女亲友多次劝说他戒烟忌酒都未能凑效,但为了防止不良嗜好影响火炬接力任务的完成,他断然停止了自己的第二生命。 2004年6月9日,手举雅典奥运火炬的那忠轻松地跑过自己曾经的“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奥运场馆建设工地。这成了他引为自豪,逢人便讲的话题。老人回忆起火炬传递场景很兴奋,他说:我全家16口人,一个不落地都来看。我们洼里乡的乡亲,有2500人来看我。下午2点多钟接火炬,他们中午12点就来了,一直在凯迪克酒店西边等着。看到我举着火炬跑过来,乡亲们都给我鼓劲,我也清楚,这一棒是代表洼边村的,是代表洼里乡两万多农民的,尽管年迈,但两万多人的力量都集中到我一人身上了,所以,400米距离跑起来就特别有劲,轻松。以后的日子里,一提起火炬,老人就特别激动。他说:“我感到可光荣了。那个火炬保存在我大儿子那里了。我们要永远保存着,作为传家宝传下去,让子孙辈也来分享我的光荣!”

 

     奥运老人的遗憾    “一定要活到2008年,亲眼看北京举办奥运会。” 这是搬离祖宅后那忠最常念叨的一句话。2002年7月13日,为纪念申奥成功一周年,中央电视台在空中拍摄规划中的奥运场馆用地,特意把那忠请上热气球,老人激动地指着空无一物等待建设的工地给记者看,那些他记忆中的地方,还有他那个爬满爬山虎的家。 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只要身体允许,有时他一早就从昌平住地出发,换乘三次公交车,回到洼里看奥运工程建设。老人在工地周围充满好奇地转悠,一转就是大半天。“他经常问已经是北京新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商贸分公司经理的儿子那和利,这是干啥用的,那是干啥用的。” 他还让上高中的孙子绘制了一张地图,标明自己房子的位置。有时指着照片上的四棵老枣树对人说,“看,这就是我的家。等到2008年奥运村建成的时候,那个像‘鸟巢’的主会场就盖在原来我家的房基上”。然而,“奥运老人”最终未能等到2008年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天。在参加火炬接力几个月后,2004年10月19日,那忠先生因心脏病突发而离开了人世。没能看到北京奥运会成了他永生的遗憾。

 

    2008年奥运会闭幕后不久,曾有一收藏家要出50万元人民币收藏这枚火炬,被那忠先生的儿子那和利婉言谢绝。他说这枚火炬是父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荣誉的象征,饱含着我们几代人的爱国情怀,是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

 

    今天我们追忆,讲述那忠先生的故事,就是要记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纯朴的爱国情怀,以激励我们把首都北京建设的更加美好。


责编:田侠

本文关键词: 袁正光 科技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