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最牛团长太太”打人事件(5)
首页> 经典案例> 正文

新疆兵团“最牛团长太太”打人事件(5)

 

 

正是由于对“最牛团长夫人”事件认真果断地处理,兵团农十二师得到了网民的赞赏,并很快平息舆论,也因此获得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09年第四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第一名。舆情也随之平息。

三、各方评论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胡江春: 

“最牛太太”事件处理得相当迅速,毫不拖泥带水。从10月8日帖子开始在网上热传,到10月10日新疆建设兵团注意到此事并开始调查,感谢广大网友对兵团的关系与支持。再到10月12日晚,新疆建设兵团新闻办高调回应网上盛传的“最牛团长夫人”事件,通过天涯社区宣布免去有关责任人职务。在特殊时期网络通讯不畅的情况下,多管齐下迅速的平息了社会舆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不过我们要防止网民对这类事件处理的诉求仅仅是简单的当事人被处分(撤职、免职等,甚至不属于处分性质的“停职”)。公众应当更期待事情的真相,追问事件背后的制度、文化等深层原因。如果公众仅以当事人是否被处分为目的的而忽视事情真相的话,一旦当事人被处分,恐怕会让众多网民失去追寻事情真相的动力,那么问责将很可能变成“秀”,流于形式。因为,相关部门为了平息舆论,就可能与当事人达成某种“协议”,让这种有“身份”的人在家休息几个月或者挪个窝,今天在这被免职,明天可能在另外一个高职位就职。毕竟,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在这类激起民怨的事件上,民众和相关部门可能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切实改良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如何加强对干部党纪政纪法纪的约束上来。

特邀嘉宾胡彬(天涯社区总编辑)

正常情况下,我们对网络舆论,对正常的投诉和批评,可以有一个适度宽容的心态,不必动辄如临大敌、草木皆兵。只要不是恶意造谣和违法攻击,让他说说也罢。但面对触犯众怒的突发事件,特别是基层公职人员横行霸道引发的公众对立情绪,我们就不能无所谓,不能听之任之,而要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尽快去化解危机,消除负面影响,如有可能,还要尽力争取将坏事变成好事。在这次网络危机中,新疆建设兵团反应快,有诚意,惩治当事干部不良习气的态度鲜明,尤其在当地网络不通的条件下,打电话、发传真,请网站协助,想方设法保持对话和信息及时透明,很快赢得了网民的普遍支持,乃至一片较好声,这是一个非常正面的案例。天涯的编辑也乐于配合,半夜三更起来接电话做记录,第一时间将兵团的处理决定发出来,再次扮演了“义务消防员”角色,这也是网站应尽的社会责任。

事实证明,处置网络风波并不是天大的难事,成败关键取决于我们的认识、态度和办法。不管什么都要一律删除,以为删除了就万事大吉,这最常见的思维误区。事件的源头在网下,只有源头处理好了,网上的不利局面才能扭转。比删除更好的办法有的是,就看我们愿不愿意做、会不会做。单靠删除无异于掩耳盗铃,化解矛盾、争取多赢才是硬道理,也是从对立走向和谐的根本途径。建议将如何化危为机、提高应对能力,纳入政府形象管理的机制和预案中,以便集聚智慧,共创和谐多赢。

(参见大众网)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