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象么?如果在一个5平方米的阳台上布置一些绿化,1万个阳台上新增的绿化数量抵得上一座静安公园。在几天前的一次义务植树宣传活动中,这一统计数据让很多市民大开眼界:原来,阳台上也能“种”出公园。
草长莺飞,如期而至的“3·12植树节”让不少市民纷纷打听:去哪里可以种树?今年,全市各区县共推出20多个义务植树活动点,植树面积达到31.1万平方米。另外,还有183.4万平方米公园绿地和8.99万株树木供企事业单位和市民认建认养。不过,大面积的绿地毕竟数量有限,市民养绿护绿的热情也不局限于3月12日一天。早在多年前,绿化部门就提出要把一天的植树节,变成“365天,天天添绿”的生活习惯。事实上,从“阳台上的公园”着手,这一“天天添绿”设想并不遥不可及。
阳台公园比阳光房便宜
据绿化部门介绍,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人均绿化面积超过13平方米。用个通俗的比喻,就是人均绿化面积已经达到了 “一间房”。然而,这一结果是相关部门挖潜再挖潜、努力再努力的结果。受制于现实条件,未来在中心城区大面积添绿相当困难。但是,阳台、露台、屋顶却具有 “藏绿于民”的巨大潜力。按照每年有万户家庭做5平方米阳台绿化的保守测算,每年上海就能新增5万平方米绿化,经年累月也是非常可观的绿色空间。
其实,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就鼓励居民从身边开始,绿化家园。有的城市还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家家户户为社会添绿:自己动手,让阳台绿起来;整治绿化,让居住小区美起来;栽花种草,让门前荒地活起来……还有的城市通过法律规定“阳台必须有绿”,结果,生机勃勃的阳台不仅美化了居民生活,更成了城市最吸引人的风景。
相比之下,国内很多居民还没有意识到自家也具有 “建造公园”的能力。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住房面积扩大,不少居民家庭都有两三个阳台,有的还拥有宽敞的露台。但只要稍稍留意,就会发现选择封闭阳台、或在露台搭建阳光房的家庭不在少数。但利用阳台、露台等空间进行绿化布置的数量不多。绿化部门有关人士表示: “大多数居民家庭早就告别了靠封阳台来增加住房面积的年代,为什么不通过家庭园艺来为城市增添一点绿色,也改变封阳台、搭阳光房的做法呢?”
事实上,市场上已经有部分专门为市民进行阳台绿化设计的企业,即使是五六平方米的阳台,也能实现休憩区、鹅卵石小径、园艺小品、花草蔬果种植区的功能划分。闵行区的一家园艺设计企业还告诉记者: “让阳台绿起来的费用并不贵,简单一点的绿化布置,费用在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总价约五六千元;露台花园的造价在数万元左右,也要比阳光房的造价低。”
业内人士表示,阳台绿化设计其实是国外相当流行的家庭园艺产业的一部分。国外,家庭园艺产业相当发达,部分城市甚至形成了年销售额达到数千亿美元的巨大产业链。在那些遍布城市近郊的 “花园中心”里,消费者不仅能看到各种效果的阳台绿化样板,还能通过企业提供的模块化服务,迅速选定适合自家阳台、露台的园艺效果。这些 “绿化模块”既可以请施工人员上门安装,还可以自己动手尝试。通常一两天时间,就能造好一座 “阳台花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