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报告是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大量统计数据来反映、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的现状、成因、本质和规律,并做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一种统计应用文体。统计分析是统计部门的独家产品,是开展统计服务的拳头产品,通过一代又一代统计人的努力,统计分析已经成为一种品牌,被社会各界所认可,本文就如何写好统计分析,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统计分析的特点:
统计分析报告是对研究过程进行表述的文章,是统计分析结果的最终形式。与一般文章相比,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㈠以统计数字为语言。统计分析报告以统计数据为主要语言,并辅之以统计表和统计图来具体而明确地进行表述。并且,统计分析报告所使用的统计数据不是个别的、简单的、杂乱无章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具有逻辑关系的统计数据。
㈡具有简明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统计分析报告属于说明文,在表述时不使用夸张、虚构、想象等文学表达方式,也不使用华丽的语言和过多的描写去着意渲染。它要求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做到言简意赅、精炼准确,资料与基本观点一致,论点和论据的一致。
㈢统计分析报告具有相对确定的结构。其突出特点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一般是先针对问题亮出观点,然后摆数据和事实进行论证,在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最后提出对策和建议。
㈣对研究过程的高度概括。统计分析报告是研究过程的叙述,但又不是对研究过程的全盘照搬,而是择其主要论点和论据对研究过程的高度概括。它省略了研究过程中运用多项指标、多种统计方法进行试算的过程,而且也不需要对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推导过程和运算步骤进行过细的讨论,而是通过论点和主要论据的联系直扣主题。
二、当前统计分析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统计分析缺少统计数据。无论是通过研究去认识事物,或通过反映去表现事物,都需要运用统计数据。统计部门拥有着巨大的数据库,为统计分析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
是统计分析具有较强说服力的主要因素,是统计分析报告与其他文体最明显的区别,也是统计分析超越其它经济部门文章的独门利器。可是,现阶段统计部门中出现了这样的文风,整篇文章无统计数据,无数理分析,这类文章丧失了统计分析最基本的属性,其效用和价值自然一落千丈。
㈡统计分析缺少活情况。通篇文章用数字堆砌,统计表格文字化,缺少反映经济动态的活情况,使读者感到枯燥乏味。
㈢统计分析专业性太强。统计分析报告要遵循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是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等,但是需要明确的是,统计分析叙述的主要内容应该是经济现象,应用各种统计研究手段是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经济现象,而有的统计分析本末倒置,用大的篇幅描述计算和分析过程,使读者看完文章后,印象最深的是《统计学原理》,对于分析结果却有如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㈣常规型统计分析过多。统计部门将统计工作划分为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业等等,长期以来,统计工作者习惯于写定期专业统计分析,比如“上半年工业运行情况分析”、“一季度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等等,很多分析是换汤不换药,年年一个样,大大降低了统计分析的使用价值。
㈤语言的锤炼欠缺。有些统计分析前文说大幅增长,后文罗列的统计数据增速却是下降的;有些统计分析措词不够严谨,对“高速增长”、“较快增长”、“温和上涨”应用混乱;还有些统计分析的语句冗长,或语法存在错误,没有做到精益求精。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