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写作知识(2)

统计分析写作知识(2)

三、对写好统计分析的几点建议

㈠选好命题。

统计分析能否写成功,选题是第一位的,选题的主导思想要新,思想不能陈旧,观念不能落后。不能用历史的、陈旧的经验来对待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形势。选题时首先要明确对象,即明确给谁看,然后“换位思考”,选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才是确定内容,针对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㈡实施统计分析“精品战略”。

如果说统计数据是统计生产线上的初产品,那么统计分析就是面对消费者的产成品,是信息使用者直接面对的统计产品。实施统计分析“精品战略”,就是要让统计分析能够体现出统计服务的高水准、能够贴近社会的信息需求,把统计分析报告打造出统计品牌,不但要鼓励原创作品、消灭伪劣产品,还要提高产品执行的技术标准,通过长时间的努力逐步把“统计分析”做成一块金字招牌。

㈢提高统计分析的技术含量。

统计分析的基本原则是依数成理,论据就是统计数据,而统计学的不断发展为统计研究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法,将各种经济学、统计学知识应用在统计分析中,

将经济现象研究得更加透彻,同时让社会各界认识到统计科学的博大精深,改变有些人对统计工作就是加减乘除的简单认识,最终赢得社会对统计工作的尊重。

㈣统计数据与经济动态有机结合。

只有把枯燥的数字与活情况结合起来,才能使统计分析有血有肉。因此,统计人员要把握好“四情”,即上情、下情、内情和外情。上情就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会议精神及文件要求。下情就是搞调查研究,掌握部门、基层单位的现实具体情况。内情就是本系统、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外情就是外地区、外部门的具体情况。只有把握好了“四情”,写统计分析文章时才能进行横向、纵向分析比较,揭示规律性,增强预见性。

㈤注重准确性和时效性。

准确是统计分析报告乃至整个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分析报告的准确性除了数字准确,不能有丝毫差错,情况真实,不能有虚假之外,还要求论述有理,不能违反逻辑;观点正确,不能出现谬误;建议可行,不能脱离实际。

统计分析报告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失去了时效性,也就失去了实用性,统计分析报告写得再好,也成了无效劳动。要保证统计分析报告的时效性,统计人员要有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敏感,要有争分夺秒的时间观念,要有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争取雪中送炭,避免雨后送伞,把统计分析报告提供在领导决策之前和社会各界需要之时。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